伞可挡风雨,也挡风景和阳光。
不妥。
萧惟年反省了自己。
“要不,你俩和惟民一起读书?之前反正也答应过他,要陪他一起预考。”
他话音刚落,两人就是一阵的摇头摆手。
刘大壮:“年哥,读书我不行的……我一拿书本就犯困,之前可把你爹气的不轻,你都忘了?”
“我更不行!”
王铁军说:“我坐下就心慌气短脑壳昏,根本坐不住……”
这二人确实不是读书的料。
不然,他一开始就强行让他们跟着惟民一起学了。
萧惟年一时也没什么好主意,“让我再想想吧。”
……
镇上。
萧惟年先去了百家中学。
附近十几个村子,就这一所中学。
二层的楼房,破破烂烂,看着随时会倒似的。
教育的落后,也是百家镇的落后。
在萧惟年的印象中,家乡真正摆脱贫困,差不多是40年以后了。
那时,他已经60多岁,进入了一个反思人生的阶段。
虽然还是不想在大众面前承认他出生在这里,但暗中没少捐钱。
萧惟年环顾四周。
心里想着,也许他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一些。
那怕缩短十年呢,可以改变多少人的命运了。
他心存高远。
可现实是,他连校门都进不去。
看门大爷一脸严肃:“这里可是学校,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萧惟年找了各种理由都不行。
王铁军和刘大壮死缠烂打更不行。
足足纠缠了半个多小时,萧惟年也是没脾气了。
就在这时,有个年轻女子从里面走出来。
“王大爷,这是怎么了?”
大爷忙道:“阮老师,这几个人非要进学校,说要找咱们的英语老师。”
女子轻笑:“我就是呀!”
大爷心道,我知道你是,所以才死活没让他们进。
这几个臭小子可不是什么好人。
尤其是带头的,姓萧,是这镇上出了名的混子。
萧惟年一听姓阮,眼睛一亮。
“您就是阮静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