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外敌入侵而建。一旦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如今最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长史说得没错,烽火台就是传讯示警用的。”韩湛先是点点头,随后又继续问道:“但本侯想问问,一旦看到烽烟四起时,你如何知晓是何处敌人来犯,有多大的规模?”
“这个嘛……”韩湛的问题把荀彧问住了,他思索了许久,才开口说道:“回主公的话,通常发出烽火之地,在数日内,会差快马回报……”
“长史,如果边关有外族入侵,就算边关守将派人昼夜兼程来送信。恐怕我们最快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搞清楚来犯之敌来自何方,有多大的规模。”韩湛正色说道:“若是我们能将获得情报的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一两个时辰,那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备战时间?”
“主公,把两三天时间缩短到一两个时辰,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旁的田丰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就算是采用飞鸽传书,恐怕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才有机会搞清楚边关发生的事情。”
“元皓,”韩湛转头望向了田丰,微笑着说:“若是本侯说,有办法把获得边关讯息的时间,从如今的两三天,缩短到一两个时辰,你会相信吗?”
田丰绞尽脑汁想了一阵,随后摇摇头,苦笑着回答说:“主公,非是属下不敬,此事实在是匪夷所思,属下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田丰的反应早就在韩湛的预料之中,他淡淡一笑,随即说道:“本侯如今准备修建的高台,名为烽火台,不过是掩人耳目,其实是一种新式的传讯台,可以在一两个时辰内,接收到边关的讯息,或者把京师的讯息传送到边关。”
韩湛的话引起两人的好奇,荀彧和田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惊诧。最后还是荀彧开口问道:“敢问主公,你所说的新式传讯台,是如何把讯息在一两个时辰内,传送到边关的?”
见两人对此事都有兴趣,韩湛便把如何将信息编译成旗语,再由信号兵通过旗语,一站站地传递下来的过程,向两人详细地介绍了一遍。讲完之后,他问了一句:“不知二位对本侯的这种传讯方式,有何不同的看法吗?”
韩湛这种超越时代的传讯方式,荀彧和田丰两人以前何曾听说过,心中正对韩湛的创举赞叹不已时,听到对方的问话,连忙摆着手说:“主公的传讯方式,的确是闻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