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乃是上了袁氏的圈套。”
荀彧刚刚在几案后坐下,听到韩湛这么说,吃惊地差点从座位上蹦起来,他一脸惊诧地问道:“湛儿何出此言?”
“舅父难道就从来不曾怀疑过此事?”韩湛反问道:“屯兵河内的袁绍,刚刚因为缺粮而率兵东进,直逼冀州;而公孙瓒就从北平大举南下,在打败了安定守军后,夺取了城池,从而对冀州形成威慑?”
韩湛所说的话,让荀彧皱着眉头思索起来。别看他在内政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谋略方面却要相对欠缺,他思索了好一阵,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只能继续向韩湛求教:“湛儿,舅父不明白,袁氏是如何说服公孙瓒挥兵南下的?”
“很简单,”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韩湛,对袁绍所耍的阴谋自然是了如指掌,“袁氏必然派人联络公孙瓒,让他出兵南下夹攻,事成之后,双方平分冀州。而冀州文武颇多袁氏故吏,公孙瓒一兴兵,为求自保,他们必然劝说家父请袁氏入冀州……”
听完韩湛的一番分析后,荀彧连连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他在略作思考后,还是问出了自己的心中疑问:“湛儿,如果公孙瓒得知袁氏已取了冀州,势必会派遣亲信之人去见袁氏,讨论平分冀州之事,到时袁氏又会如何应付呢?”
“袁氏心胸狭隘,工于心计,他肯定会虚与委蛇,答应与公孙家平分土地,然后在使者返回途中,派人冒出董卓手下截杀使者。”韩湛努力地回忆着当年在书中所看的内容,一边对荀彧说:“袁氏的这种手段,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更何况公孙瓒。只要识破了袁氏的阴谋,公孙瓒势必与袁氏兵戎相见。到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荀彧听到这里,便猜到韩湛下一步的计划,他满脸笑容地接着说:“等他们拼得两败俱伤时,我们再出兵,定可可以事半功倍。”
“没错没错,舅父猜得不错,湛儿就是这么考虑的。”韩湛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心里暗想最好在界桥大战时,韩馥已经在陈留自杀,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打着替父报仇的名义兴兵,没准不少的冀州旧部还会响应自己。
两人正说着话,胡茶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县衙。他来到大堂之上,朝两人拱拱手,激动地说:“草民参见两位大人!”
虽说胡茶是不请自到,但韩湛对这位资助自己的大金主,还是表现得非常客气:“原来是胡先生!不知道先生今日到此,有何见解吗?”
胡茶抬手拭去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