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武昌,种田开始(求订阅!)(5)

自由的大好政策来。

还有一项,若是主动跟楚王签订劳工协议,还能将这些人的老婆孩子都弄到这里来,让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劳作。

磨丁和他们的手下们,暂时不放回去了,在这里充当起翻译和‘内奸’的角色。

毕竟他和他的手下,跟这些移民在战前,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

经过一路上的铲土跋涉,这些移民对磨丁等人的恨意已经由最初的不共戴天,变为和平共处,甚至有些讨好磨丁等人的意思。

毕竟成王败寇,事已至此,谁不想过的好一些呢?

经过三天的‘感化’,加上磨丁等人的配合,两万移民中,有一万八千人跟楚王麾下的‘屯一农场’签订了劳作协议。

另外食古不化的两千人,将会被分配到最艰苦的岗位,等待他们的,不是服从王化,大约就是死亡了。

三月二十五,两万移民劳工和两卫亲军抵达汉江边,开始修建江堤和水闸。

刘琏亲自到达这里,担任项目总指挥。

而朱桢此时却回到了武昌城,开始另一项征兵计划。

鉴于楚王府收尾在即,周德兴将三卫士兵先移交到朱桢手上。

朱桢便在王府东边的校场,组织了一次大演练。

从这三卫士兵中优中选优。

这些士兵中,大部分是卫所的杂兵,枪兵和朴刀兵只占三成,弓弩兵占两成,火枪兵只有约一千人。

朱桢先命戴朝考教了火枪兵的射击成果,结果这些火枪兵中,有一半连火铳都没有了。

不得已,朱桢从基地调来一百杆火绳枪,交给他们轮流使用。

弄了一天,总算从这一千名火枪兵中选出五百人来,充斥到火枪兵预备营中。

剩下的考教中,这两卫士兵,只有两千人达到了朱桢要求的标准。

朱桢也不介意,当下就宣布,在东校场成立湖广步兵学院,从自己的亲兵队中挑选一些嘴巴会讲的老兵,担任教官,对剩下的八千人,进行军训。

朱桢相信,有朝一日,这些被旁人视作的杂兵的一万多人,也会蜕变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有鉴于练兵的需要,朱桢又回到县馆,编制了几本小册子。

其中有《操练手册》,《火枪使用简要》,《通俗三十六计》等。

编好之后,他又命人找到保密的印社,给印了几百册出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