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两个侍郎你一句我一句全去参太后娘娘去了。
是的,说是陛下要封个外姓人当公主,可谁不知道这是太后的意思呢?
岑尚书不是陛下的人吗?
他的人站出来咬太后,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虽然今日礼部出来说这些有些大题小做了,但说实话,他们也不想后果过多干预前朝,像是太上皇继位之初,王氏和李氏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压得朝臣们喘不过气来。
如今陛下登基,朝中百花齐放,他们可不想再回到一家独大的时候。
陛下没有让心思各异的朝臣们失望,一点犹豫没有就采纳了朝臣的谏议。
“原是朕好心办了坏事,违了祖制,既如此,稍后朕便把请封的折子打回去,还有太后迁宫一事,礼部和内府尽快督办,务必让太后住得舒心。”
这只是今日朝堂上的一个小插曲。
等六部官员表示近期他们手头的事务进展顺利后,重头戏便来了。
几位老牌王爷,益王景王等人,以及陛下登基后新封的几位王爷便隐晦的请示自己何时去封地的事儿。
朝臣们也想知道这件事陛下的态度。
可陛下却道:“太上皇和太后尚在,若皇弟们远走他乡,彼此难免心中挂念,不若就在上京多留些时日。”
至于留多久,再说吧。
众王爷:第一次觉得父皇没有驾崩也不是什么好事……
*
刚下朝,
陛下的意思就传到了后宫。
礼部的官员亲自求见太后,义正言辞的数落了太后娘娘霸占钟粹宫于礼不合云云。
在大靖,臣子有权上谏,而上位者也必须做出回复。
相比之下,被孝道所压制的陛下,反而没有礼部的官员合适来提出这件事。
秦骜只叫康公公找人弹劾太后,给她添点堵,让她不要没事找事整天盯着他的后宫。
没想到康公公打蛇七寸,找了明显对上号了的礼部。
更不必说这礼部尚书正是怡皇贵妃娘家嫂嫂的父亲!
在太后惊讶到不行的目光中,内府来的李公公跟在礼部毛大人身侧,小腿颤了颤,但还是鼓起勇气道:
“奴才参加太后娘娘,西六宫还有永寿宫空着,您瞧瞧是怎么个章程,内府必定全力配合……”
太后眼底的怒火像是能杀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