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打的不只是人,还有时间。只要你把别人拖在那了,就算是在人上面,损失很严重,也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这一场伏击战已经打成了主机站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双方各自付出更多的伤亡,但打下去的结果和不打下去,那是千差万别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多打了那么一刻钟,防守防的胜算就多一点;如果少坚持那么一小段时间,进攻方能够获得胜利的几率也会提升那么一些。
毕竟,每一场战争都是防守方打的主场。进攻方做的客场。防守方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是进攻方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补给和援军。
只要能把人拖在这里,就已经算得上是一种胜利。
可惜的是,对于一个国家。决定战局的胜负的并不是将领自己。
作为防守方,援军自然是会有的,只是数量上面还是个问题。
毕竟两国接壤着长度太大,边墙各处都需要有兵马守卫,少一点人真的不行。
第一批援军本来应该是在临近地方防卫的一批守军,但现在由于战情胶着,是根本不可能来的。更远的地方,有一支队伍也可以在短短的半天之内赶到,虽说可能赶不上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却足够坐收渔翁之利了。
“只要能磨下这支队伍一半的力量,就可以保证后续的部队能消灭它。”
在这山谷里伏击的人就是这样的想法。
虽说已经打成了混战,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混战。
山谷的最南端是防守方的人,往北一点,夹在两股人群中的是进攻者的前队。
这支队伍已经成功清空了突入到其内的敌军。防守方的下一支力量只能部署在这后面。
“另外一支1000多人的队伍拦截在前队和后队之间,用于割裂开两支队伍,在整场战斗中获取主动权。”
实际上这支队伍也是被夹在在敌军两队之间的,合进攻方的钱对,一样面临着前后两个方向的敌人威胁。
“打到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双方的实力了。”
伤亡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开始的优势荡然无存。
谁都只是在硬撑着不倒下。
战争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基本结束的。战争的结果,谈不上谁胜谁负。毕竟,双方在这场战斗中所付出的损失都有些太大了。
老将军战死沙场,保住了自己最后的名节。进攻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