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
就说年前,楚宣王突然要江乙不惜重金,寻觅两位星象高士来楚,好容易找来了,说好要册封两人为“天大夫”辅政,可观星查象得秦将大出的天意之后,楚宣王便又想出唆使魏国攻秦,自己渔翁得利的妙计,哪知魏王可不是梅干菜,不但没有上当,反倒让楚国失了六城不说,还当着天下各国的面一脚踹在楚人的脸上。
而今日,秦楚会盟,秦国提出的和约不但能止息干戈,而且对楚国而言利大于弊,江乙觉得除掉赔偿军费项,要是能与秦国签下这份和约,便是天大的功德一件,可他却隐隐觉得,此刻正在眯眼思考的楚宣王怕是脑中又生出了什么想法,搞出什么“奇计妙策”来。
借着以往的经验,江乙知道一旦楚宣王当真又想出什么鬼点子,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失去唾手可得的机会,他现在最想要的便是楚宣王授予他身为楚国上大夫的实权,一旦让他掌握实权,便可以主政变法,让楚国走上条变法强国的正道上去,因此,他决定放胆一试,为自己的前程搏上一把。
江乙想到此处,心思一转,轻声道:“我王可知,秦人为何要求在松阳设立口岸?”
也就在江乙玩命的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的前程拼搏之时,位于宛城城外的会盟营地之内,嬴渠梁和梁元等人也正在内帐中召开军事会议。
此时的天下格局,正是秦渐强而各国都变得平庸甚至弱小,齐国厚积而蓄势待发,楚国自大而日渐势微,至于燕、赵、韩三国则是自家的稀饭尚且吹不冷,哪有闲情去管别人的事情。
并且,秦国想要大出天下,联楚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只需在巴蜀丰腴之地能够平安度过三载、收获三季,那么秦国便能积蓄到所需的国力,方才可执戈持杖,顺势而起。
因此秦楚和谈只可成功,不可失败,
但是,楚宣王不是善茬,如何让楚宣王入彀在眼下而言是一个难题,
“王上,大良造,”许久不见梁元的景监此时已是满脸的老成,在这战乱的这些日子让他的敏锐观察力进步的得到了提高,只听他道:“大良造,你可记得,楚宣王初见王上之态?”
“景监兄,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梁元一挥大袖,笑道:“这几日,我一路来到这里,所见楚人,上至君王大夫,下至黎民百姓,都只有一个神态,那便是目瞪口呆。”
“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场的人都大声的笑着,景监也是一同开口大笑,但是却说:“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