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反对派,都是史书上明确记载了的。
安排好一切,梁元带着梁二一起向魏国出发了。
秦魏互为敌国,梁元他们自然是扮做东周行商低调赶路滴。
梁府。
变法之事千头万绪,急需立即决断的事极多,公孙鞅一般都是来梁府办公,方便与梁元及时联络。
此时,公孙鞅漫步在梁府后花园,一脸得意,但却不好表现出来。
现在整个禁室和梁府的公事都由他一人决断,他感到极为痛快!
但很快,公孙鞅还是从臆想中醒过来了。
他毕竟是个实干的改革家,不可能只考虑那些所谓利益。
公孙鞅开始思考着即将颁布的法令还有什么缺失。
即将颁布的法令虽然于民有大大的好处,但要削弱世族的根本利益,世族必然群起反扑。
国君必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
君上能顶住压力吗?敌人为何到现在还未出头做实质性的反抗呢?反对派已经放弃了吗?
公孙鞅无法判定,索性不去想了,反正只要反对派敢出头,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走到梁府的书房,在靠窗的案前坐下,打开了自己的手记。
这卷手记他一直带在身边,用来记录随时得到的灵感。
他是个天生的灵敏的改革家。
脑袋里经常出现各种关于改革的奇思妙想,为避免遗忘,便随时用东西记录下来备用。
公孙鞅从自己的手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国作1一岁者,十岁强;作1十发者,百岁强;作1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变法需要坚持,法度需要统一,只有将变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秦国才能真正强大,才能真正等到成就王霸之业的那一天!
可是,变法,能坚持下去吗?
平日里坚定无比的公孙鞅,每到独处之时,心里却有些想入非非了。
变法是很多人陌生的,排斥的。
尤其是像现在的秦国变法,步子远比当初的李悝变法迈得更大。
当年的李悝变法因为有魏文侯的全力支持,所以终魏文侯一代,变法是贯彻下去了的,魏国因此成为霸主。
可到了魏文侯的儿子孙子一代,也就是现在,当年李悝变法的大部分法令,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