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黔首,而在于这个国家的世族!只有削弱他们的力量,再加上奖励耕战,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赢渠梁并不知道这个突然冒出的人是谁。
但见他身旁站着最为倚重的梁元,便也不在意公孙鞅的失礼,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
甘龙作为世族的代言人,背后站着众多的世族实力派,有着充足的底气,于是强势的说道:
“大胆!什么人,也敢在这宫中重地口出狂言!轰出去吧!聪明人都是按照祖宗之法,按传统习惯来治国的,如此才能吸取前面成功的经验,治理国家的人方便,黔首们也习惯,所以秦国不能变法!”
公孙鞅说不出话,他确实现在什么都不是,还得担忧随时被治罪,只得望向梁元寻求帮助。
嬴渠梁也是常给甘龙等人反驳得哑口无言,也向梁元投去期待的目光。
这时,梁元行礼后,先向公孙鞅投去赞赏的一瞥,然后直视甘龙道:
“下官有礼了,上卿说的那些只是世俗经验,当然这也不怪你,很多人都这样,这样的人当官是可以,可要是让他们寻求强国之道就不行了。
夏、商、周的开国君主用不同的制度都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采取不同的措施都称霸天下。
所以,所谓祖宗之法,所谓制度规矩,都是根据形势而变的,聪明人制定规矩而兴盛,愚蠢人抱残守缺而灭亡,国家想强大想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而变法!”
甘龙瞪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年轻人,满腔怒火,正要发作。
“好了!只要于国有利,变法当然都是可以的,甘上卿退下吧!梁元,你和你身边这位留下。”
嬴渠梁见甘龙还要说,不耐烦地喝退。
待甘龙退去,嬴渠梁走到梁元身边,盯着公孙鞅问道:“梁大夫,这位是?”
“君上,在下公孙鞅,来自卫国。”公孙鞅拱手行礼。
“公孙?原来也是贵族出身啊,不错,刚才听了你的话,你的想法与梁大夫之前说的变法之道,非常像啊。”
“啊?啊……”
莫非……法被别人变了?公孙鞅忽然感到恐慌。
嬴渠梁道:“不见得,不要谦虚,说说你的想法。”
公孙鞅拱手道:“那在下就先简单说一说,君上听后若是有需要,我可再详细列出,上呈书简。”
嬴渠梁急切道:“好好,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