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更新时间及论秦献公、秦孝公及商鞅(2)

,让商鞅一个人折腾了两年,才慢慢有效果。

见变法有疗效,国库充盈了,就跑去跟魏国谈判,内容不详,不过肯定不愉快,因为谈判完魏国就放心大胆去打赵国了,于是发生了耳熟能详的典故,围魏救赵。

(ps合理猜测,这次秦魏会面,应该是达成了友好合作,要不然魏国不可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去打赵国,只不过后来因为商鞅人品不行,违背盟约出兵偷塔了,从魏国转头就打的秦国生活不能自理,跪舔求饶的情况可以判断,商鞅手下的秦国,是真的菜,跟秦献公时期根本没法比,献公打的至少是满血魏国,孝公打残血魏国都被反杀。)

魏国跟赵齐对峙,然后商鞅带着人后面偷袭,连着攻打下魏国两城,然后又趁着桂陵之战魏国大败,带着人去围困魏国都城,逼降安邑。

商鞅因此封君。

然后过了一年,魏国缓过神来打秦国,商鞅瞬间败北,不但被魏国收复失地,而且还打到了秦国定阳,在往里面点,可能就到都城栎阳了,于是商鞅赶紧带着秦孝公去给魏国赔礼道歉,约定会盟。

但是回过神的魏国爸爸还是很生气,于是商鞅不要脸的提出一条谄媚之策,让秦国发起‘尊魏为王’的号召,也就是著名的徐州相王,才得以让魏国放弃攻打秦国。

然后商鞅因为战败被嘲,继续回国变法,八年后又趁着魏国马陵之战损兵折将,去偷魏国的塔,不过这次聪明的拉上了齐国,但是依旧是靠着不要脸的阴招,赢了西鄙之战。

商鞅因此获封地。

从秦孝公的履历看来,他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用了商鞅,而商鞅折腾了二十几年,秦国看似东征西讨,国库充盈,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建树。

政治上,变法这么多年,公子虔所代表的秦国老贵族最后说弄死他就弄死他了。

军事上,看着战绩很漂亮,但是全部都是偷塔得来的,偷完还得给人家送回去,几乎寸土未进。

不过商鞅也不白忙,之前自己活着的时候,从一个卫国弃子变成了搅动风云的商君。

但是总体来讲,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是没有显著增长的。

不过秦孝公真的会生儿子,三个儿子,秦惠文王,樗里疾和公子华,每一个拉出去,都能独当一面。

樗里疾更是一人纵横五国,逼退战国第二名将匡章。

秦惠文王更是知人善用,而且为人果断霸气,有他爷爷秦献公的影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