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8章 三教九流!(2)

此,医者被划分为九流,比士、农、工、商还要下一等,地位自然不能多说。

如今得知袁耀敢为天下先,如此对待医者,华佗心中震动的同时感激涕零。

“我带天下从医者多谢袁公子的大恩大德,真不知道如何来报谢大恩。”

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华佗已经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只能用自己最大的礼来感谢。

“华神医快快请起!这些是你们应得的。从此以后凡是我们袁家统御之地,不分三六九等,所有人一视同仁。”

“华神医只需要将你的医术传给天下人,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华佗抬起头,看向袁耀的双眼郑重其事的保证道:“我华元化一定不会辜负袁公子的期望!”

“主公……盛名!”

一旁的虚实双眼发光,躬身大礼。

袁耀不知道,他的一番话将徐庶震的昏天暗地。

所有人不分三六九等,一视同仁。

纵然连徐庶这样心有抱负的寒门士子都不敢想象的画面,袁耀竟然想都未想脱口而出。

此刻徐庶能够感觉到袁耀的真心,更能感觉到前途的一片光明。

回到城主府,袁耀支出了一大笔钱。

这些钱是必须花的,绝不能省。

趁着天气转暖,袁耀找到城中的木匠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改造。

商讨了多次之后,为了安全着想,将三层的教学楼改成了二层。但教室却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些。

古代的匠人对于木匠的活计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够将一切他想不到的全部运用上,巧夺天工。

同时在城中兼并出许多其他的地皮,这些分别将要建设学馆和窑炉等一下能够改变民生的东西。

学馆自然不用说,这是从根本能够改变读书识字和认知的地方。培养人才,开拓眼界,必不可少。

而窑炉则是袁耀要进行的另外一项改革。

东汉时代人们用地窑来烧制陶器,但地窑的缺点比较明显,不能很好的控制温度。

所以袁耀在城中准备修建更加先进一些的馒头窑,也称圆窑。

馒头窑结构简单,烟囱不高,易于建筑和把控。

东安想要吸引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声。说白了就是百姓都有钱赚,生活富足,不用担心流离失所,吃了上顿没下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