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的小院在海县老城区,这里以前是座小镇,在县城的西边,和县城隔了一条河的距离。2000年时,这里被归入了城区,就有了西区一说。
当时政府致力于开发东城,西城这边以种植业为主,相关部门的意思是:东城要建成一个全新的新城,西城及西城以西的乡镇搞活农业,为县城的果蔬供应服务。
本来从老城区到县里坐车得花五十来分钟时间,坐渡轮需三十分钟。2008年,老城区和县城建起了大桥,就此大大缩短了两地的距离。
三年前,海县西北方向规划兴建高铁,西城被房产商看中,一批一批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
一年前,政府放言说要整改老城区,想把老城区建成类似江市西镇那样的怀旧风景区,他们计划要和春风地产商共同开发,并且已经把这个项目交给春风地产。
去年入秋起,新成立的老城区整改项目办和春风地产联手,开始和居民协商拆迁事宜,只是拆迁费不多。
项目组给出的条件是:要公寓房的按平方及人口置换,但得付公寓房的成本费;要地基的,政府部门在某处安排地皮,统一建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置换新房,居民就得付三千元一平方米的置买费。
打个比方,就像夏家这样的,他们是四个人的大户,可以拿一套一百二十个平方的公寓房,但同时得另外拿出三十六万元钱。
老宅地基按平方折算能赔个十来万,也就是说,只要拿出二十几万,他们家就能住新房子,而眼下东城那边的房价都一万五六千一平方米了。这么一比较的话,这个价也算是便宜的。
但如果想要地基重新建房,成本就越高,没个五六十万根本建不起一幢像样的房子。
一般人家都会觉得,虽然赔得不多,不像杭城、沪市,一拆就又赔钱又赔房。毕竟这里只是县城,能用老宅换新居,倒贴不了多少钱,还是划算的。
可夏姥姥不乐意。
一、老城区承载了她几十年的记忆,一辈子的青春岁月都在这里,那些感情不是金钱能买得断的。姥姥说了,老了以后,要死在这老宅才安心,才算是落叶归了根。她不想住什么新小区,只想在老宅里过自己熟悉的小日子。
二、姥姥知道夏夕没钱,想要让她拿出二十几万,对于他们家来说,实在太难太难……一个女孩子家家,负担四个人的生活已经不易,你让她往哪儿弄钱去?她不愿意夏夕被巨债压得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