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和李云龙,丁伟和孔捷4人在鬼子手中抢下来的农村根据地下面究竟有多少条地道?有多少个枪口,有多少拿枪的人。
所以在何教授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陈山河想都没想,就直接给出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答案。
很自信!
当然何教授也看到了这份自信,他从这一份自信当中看到了希望。
“那我的条件是,在萨校长的学校里增加一个冶炼金属专业。
我需要教室,学生和实验仪器!
另外,让贵方帮忙把我的夫人和孩子也送到这里来!
如此就再没有条件了!”
鬼子进攻华北时,清华的某个教授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个声音:“国家之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是的,对于这些做学问的人来说,一个安定的国家才能放下一张书桌。
一个安定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治学,教书育人。
陈山河很自信的说,这里可以顶得住日军的进攻,那么刚刚,他的信心就传染给了何教授。
何教授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个想在安定到可以放下一张书桌的地方传授学问的人,终究落户了这里。
陈山河没想到何教授的条件这么简单,但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大多数老师都只是想教书育人,用学识把这个民族从泥潭中拉起来。
“好!”
陈山河一口就答应了。
“给你教室,给你找学生,仪器的话,需要什么给我列个清单吧!”
何教授的教室已经在新学校的规划当中,陈山河还送了个通知给李云龙,丁伟,孔捷,要求他们那边如果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想法子送过来,给何教授当学生。
怎么说也得给他凑够20个学生,还得是那些机灵的。
当然,送到李云龙那的通知,没有意外的换回李云龙骂骂咧咧的回复。
“没有!
老子就这么几个炮手,你小子居然想挖我的墙角!
没门!”
陈山河就知道,独立一团肯定挖不出人来,那么几个有文化的已经是李云龙的炮连种子,六门迫击炮炮手都是陈山河的炮营帮忙培养的,什么水平,他清楚的很。
丁伟和孔捷更不用说了,丁伟的新一团还好一些,孔捷的地盘和人马,去哪弄有文化的人去?
还中学文化?
能识二三百个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