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7章 战俘工程队(3)

赵刚心里松了口气,原来不是他们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来,提前等在这里。

随即笑了:“既然如此,那孙副团长继续工作就行,安排一个警卫员,把我带到吴家岭团部就可以了。

不用为我耽误了正经工作!”

孙天昇赶紧说:“不着急,不着急。

团长听说政委来了,现在已经火急火燎的带着骑兵连从团部那里往这里赶,应该很快就到了。

政委从总部赶过来,路途挺远的,先喝口水,喝完水吃个饭坐会儿,团长就该到了!

在这里离团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也就是差不多30公里左右,骑马来两三个小时吧!”

赵刚想想,这里离团部还有30公里的话,自己这么急忙的过去也一下子赶不到,吃饭就吃饭了。

孙天昇让三营长赶紧去安排,让新来乍到的赵政委感受一下独立二团的氛围。

吃饭有点,在吃完饭后,赵刚和孙副团长在营地周围走了走,顺便好奇的了解了当地的地道文化。

“孙副团长,地道里是如何解决照明问题的?”

赵刚是个大学生,而且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所以他明白在地道里面如果用油灯照明,或者用松明燃烧照明都会造成风险。

因为地道这种东西相应来说比较封闭,而且是作战的地道,如果点的油灯过多会造成对氧气的消耗加剧,从而增加在地道里面生存的人的风险。

可是如果点的油灯过少,那又如何保证里面的照明以及通行。

毕竟里面还要储存食物以及弹药,这又增加了另一种风险,如果看不见,风险将会加剧。

所以地道这种东西,从古到今一直有人用,但是一直用不好就是这个原因。

在未来,1941年,山城就发生一起防空洞的事故,据说死了很多人,就是因为日军轰炸的时候,很多人挤进了防空洞里,导致空气稀缺,然后窒息。

当时,蒋校长的人居然在建造这个防空洞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通风这种最基本的问题。

这也就是地道作战在古代一直起不来的原因,因为古代人解决不了,大部队在地道潜伏时,人们所需的空气或者说氧气是如何解决的。

就像夜战。

从古到今一直有人用,但一直随不上大流,摆不上台面,就是因为古代的人大多数都有夜盲症的原因。

其实,孙天昇本来并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