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90学生发难(2)

逼状态。

吴中行的奏疏是走通政使司递进来的,所以即使冯保压着奏疏,魏广德也从通政使司那边抄录了原件,看到了奏疏全文。

“老爷,外面有消息说,吴编修在递奏疏前,还去了首辅府邸,有传说在上奏前,奏疏曾让张首辅看过。”

芦布的声音适时出现在魏广德耳朵里,不啻为一枚重磅炸弹。

到这个时候,魏广德忽然有些同情张居正起来。

前有“刘台”,后有吴中行,关键两个人都是张的学生。

有他们的带头倒张,很难想象其他张的所谓学生会如何选择,要是都前仆后继冲上来弹劾,那张居正的臭名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了。

不要用后世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在中国人后世早就没有了传统“礼制”,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就是停灵三天,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一顿。

或许,也只有至亲才会为逝者哀伤一阵子。

所有的工作,都是包给“一条龙”来做,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可现在还是大明这个封建王朝,对于孝道看的极重的时代。

张居正前面被人唾弃有违孝道,后面就有他的学生连番背刺于他,说句实话,魏广德很佩服在这样的逆境里,张居正还能稳坐在首辅位置上,推行他的改革不动摇。

之前的考成法,张居正为了顺利执行,就连续处置了比如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余懋学被革职为民,时任御史的傅应祯被发配充军,时任辽东巡按的刘台被下狱等。

张居正通过严厉打击官员的行为,强行推动考成法执行,早就招来强烈的不满。

现在随着张居正改革的不断推进,反对力量也在不断积聚。

魏广德已经因此看到了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生出那么大的波折,那些曾经反对过张居正的官员,因此遭到打击的官员,重新上位后安能不报复回来。

那绝对就是把张家往死里整,不死不休的结局。

魏广德还不知道,张居正的另一个学生,也是隆庆五年进士赵用贤此时也正在奋笔疾书,准备弹劾张居正,反对他不守父孝,要他立即回乡丁忧守制。

毫不犹豫的说,这次因为张居正“夺情”事件,支持张居正的官员远远少于反对他的官员。

如果张居正能够认清现实,这个时候选择急流勇退,其家族之后也不至于被清算的那么厉害。

魏广德依旧守在自己值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