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88刘台之死(1)

“吏部拒绝了皇帝的旨意,拒绝给首辅发留京守制的文书。”

“是啊,还以为三请三辞完了,张首辅就要穿着孝服在内阁办差,没想到还真有人公开反对。”

此刻,消息在京城各衙门里传开,相熟官员们难免见面私下里就聊起此事。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司礼监里,冯保看着王国光传来的字条,不可置信的说道。

张翰此人早年是依附于张居正的,还是张居正举荐他出任吏部尚书。

谁能想到,他居然会暗中使坏。

夺情,就是要顺畅,不能有一丝波折。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道理,官员们心里其实有数。

从国家角度出发,由皇帝出面,阻止大臣回家丁忧。

毕竟,丁忧只不过是家事,大不过国事,明朝以前也有数次夺情的先例。

譬如,成化二年,皇帝朱见深已经二十一岁,国无大事,首辅李贤并不是非留不可,也照样夺情。

麻烦就麻烦在,张居正此时已成为众矢之的,明朝又以孝治天下,能理直气壮的让张居正去职的机会可不多见。

冯保可比张居正冷静多了,他知道因为新政的原因,许多官员其实都对首辅不满。

只是碍于首辅权势,特别是六科由首辅亲自监督,权利大增。

这种情况下,普通官员们是没几个愿意出面反对“夺情”的。

可万事就怕有人带头,现在吏部率先打响反对“夺情”的第一枪,还是在张居正控制的衙门里,那后续的反应.

冯保只是想着就觉得头皮发麻,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张翰,这个注定要离朝的人,没想到最后一刻居然会如此做。

“来人,所有外朝送来反对夺情的奏疏,第一时间交到我这里来。”

冯保这个时候,首先想到的补救措施就是控制言路,不让“反对”的声音传进宫里。

是的,司礼监就是有这个能力。

所有奏疏,不管是直送御前还是进内阁票拟,都绕不开司礼监。

只要卡住这个位置,就可以控制奏疏走向。

虽然不能影响到外朝的议论,但至少宫里的消息能够控制住。

直送御前,已经没可能。

你在皇帝年幼,根本不能独立处理事务,所有奏疏都走司礼监到内阁进行票拟,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