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要路过好些古越、武陵蛮的部落,几乎是横贯蛮族核心地区。
强行用兵,还没见到敌人,就要先和蛮人拼个五劳七伤……
章陵之前俘虏的山越人中,已经有真正的蛮兵——也就是通过越姬“化蛮”的蛮族。
虽然不是那几座南岭深处的古越部落的蛮族,但至少也是真正和山越人沾亲带故的,而不是普通山民!
对于南岭蛮族,荆州那边叫“武陵蛮”,因为南岭在荆州属于武陵郡以南,而在扬州则是被称为山越。
对待南蛮,汉王朝一向是实行君长制——承认他们内部的酋长,之后通过威服、怀柔他们的酋长,来治理这些蛮人部落。
山越这边的大渠帅称“宗帅”,武陵蛮的大渠帅称“精夫”,大同小异。
民生上其实也有农耕活动,不过因为生活在山中,故而在农耕的同时,渔猎采摘也是重要的补充手段。
结构上类似于商周的奴隶制,酋长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区别是更信奉暴力,不少部落都有支持个人勇力来夺取酋长之位的习俗。
相比于纯农耕文明的汉人来说,更加好勇斗狠,最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山林环境,适应以山林为主场,拉到平原上他们还真不是具甲结阵的汉军的对手,但在山中……汉军进去不仅无法结阵,仅仅是蚊虫瘴气,就先去了一半的战斗力!
因此之前所有人,都默认这一片是“涂黑”的——不可能行军,不需要考虑。
不过从之前章陵郡,山越不时出动,重复着作乱、被俘、管饭……的骚操作之后,陈宫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山越不是缺粮食吗?
那大可以一面清剿驱赶、一面用粮食雇佣,同时再建立战俘军,软硬兼施的将他们向西赶。
简单地说,就是逐虎吞狼……
此为第三路军!
然而最终陈宫的建议,并没有被白图采纳,理由是粮食雇佣也好、暴力驱赶也好,无法保证山越行军时的破坏性不会失控。
不过陈宫显然没有放弃,再次将白图提起了此事。
“白公所担心的山越为祸的问题,之前的确是某疏忽了……但可稍作更改,以山越向西推进至武陵,以五溪为界,只要山越与武陵蛮……沟通即可。”陈宫说道。
也就是挑唆、威逼山越和武陵蛮内部自相残杀,我方军队跟在后面,袭击荆南四郡——有医学院的技术支持,在并不担心蛮族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