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对于陆勉,孙策非但没有因为之前交换人质时的事情,而迁怒于他,反而备下牛肉和酒水,差黄盖送去府中。
特地没有亲自前往,以免陆勉无颜以对。
之后据黄盖所说,陆勉受牛酒之后,痛哭流涕,当着黄盖的面,大吃大喝了起来——以实际行动,接受了孙策的赏赐、也就是表达了归附之意。
当然,在袁术彻底败亡,迎回陆勉的家人之前,他还只能继续被“软禁”。
袁涣来到合肥时,蕲春献城的消息,也同时来到了合肥。
在拜见白图的时候,袁涣始终将自己放在“迫不得已、为民请命”的名士的位置。
“曜卿真乃高尚士也!若能得曜卿相助……”
不等白图说完,袁涣便主动拒绝道:“惟愿在金陵左近,结一草庐躬耕。”
袁涣心里明白,他的“高尚品德”之举,为白图营造了多少便利,但嘴上却半句也不居功。
也不需要白图多认亲戚……咳,不对,是不需要多拉拢。
毕竟袁涣的定位,本身就是陈郡袁氏的“投资”筹码……之一,以现在的形势,自然而然的已经押注在白图这边。
虽然按照白图心里的排序,信任指数只能排到第三梯队,但是……同样是在“只要白图不败亡、不大劣势、无激烈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可信”的范畴。
综合其能力的话,负责个不太重要的郡、或是担任些非机要的六部主簿属官,都是可以的。
当然,人家袁涣可是名士,怎么可能做得出献城求官的事情?
再如何……也要先养望一段时间,明年再出仕!
袁涣的功劳……不对,应该说是“高尚品德”,白图自然也会记在心中,毕竟这次袁涣的义举,的确给了白图极大的运作空间。
正如白图之前所言,这次可是百姓主动要献城的,而且是“恸哭于道,充塞城门”的央求袁涣,后者“大义驱使”之下,打开了城门,迎江东军入城……
换个说法就是,如果合肥、蕲春的守将,不愿意开门,那就不仁不义,制止百姓开门相迎,那么……就是需要江东军一些小小的帮助——这能算是用刀兵相逼吗?显然不能!
之前还有人能拿白图自己的话来卡他,但是现在……白图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送仁德”。
对于袁涣要去金陵种地的想法,白图同样表示了支持,并且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