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学习(4)

里的读法,有个好处就是能明晰考试里边其实经常会遇到的分节考题。

通过这种方法,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语感”,遇到陌生的段落,也能在潜移默化就给划分好。

还有就是尽量启发思考,比如论语选段那一课有这么一句。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过来就是:“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学校要求的学习内容,就到此为止。

见身边小伙伴们都背得滚瓜烂熟,周至就向他们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子夏会这么说?为什么只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能够得到‘仁’?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逻辑关系,在哪儿?”

一个问题,就把穆如云、江舒意、张辛夷都给问傻了。

甚至可以说,夹川中学高中部,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背这一句,都会翻译这一句,但是真正理解一这句的,却少得可怜甚至几乎没有。

这样的选段,只要求背诵翻译不要求理解,就算背滚瓜烂熟,又能有什么用?

周至也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影响大多数的人,只能给身边的小伙伴们讲起这句话的个人理解。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六书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则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所以灵于万物者,仁也。”

所以先把“仁”的定义抓住,从人从二,就是他心己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做到很难,但是儒家也给了解决的方案,这个难度就一下子降低了。

第一步,从对待自己父母兄弟做起,这就叫“首孝悌”;之后扩大到师长朋友,这就叫“次谨信”。

这其实也是观察论,实践论,方法论。

7017k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