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87章 夜路同行者(2)

个比一个不成器。

任老板的公司就是那少数几个,能被杨东升看上眼的。袳

让任老板的公司入局,无疑是为东升半导体将来树立一个大敌。

以他们前世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将来肯定会成为东升半导体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可是让他们入局,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

东升半导体可以分摊风险,可以省下更多的钱,投入上游设备研发。

半导体产业发展到现在,别说一家企业,一个国家都很难搞半导体全产业链。

杨东升搞全产业链,完全是被逼的。

有一件事情,杨东升不知道任老板和孙总有没有搞明白,一旦进入东升半导体这个体系,再想脱离出去就难了,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袳

比如光刻机,无论是阿斯麦,还是尼康、佳能,目前采用的都是透射式镜头,只有东升半导体采用的是反射式镜头。

双方在维护上就有很大的区别!

反射式镜头是前世直到极紫外线光刻机上,才采用的设计。

杨东升这么做是取巧,也是为极紫外线光刻机,做技术积累。

但是反过来想,不管任老板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大陆能出一批像台积电、联电、力积电那样的企业。

杨东升把东升半导体拆分,其中一部分专门做半导体上游设备,成为中国的阿斯麦、应用材料、泛林、东京电子,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胜出的希望无疑会更大。袳

而且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东升半导体才不会自满,更有进步的动力。

想明白这些,杨东升站起来,扣好西装上的扣子,郑重的冲任老板伸出手,“有任总、孙总这样的同路人,我们以后走夜路,不孤单了!”

任老板一愣,随即大笑,“杨总客气,能一块走这趟夜路,就算是真碰到鬼,我们也要做降妖伏魔的天师,收了他!”

经过一周的谈判,合作正式敲定。

双方将合作在粤省建设国内第一条全国产化设备半导体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采用65纳米制程,可月产12英寸晶圆3.2万片。

项目总投资70个亿,东升半导体持股66%,任老板的公司持股34%。袳

如果是使用进口设备,现在一个同等级的晶圆厂,至少要120个亿。

虽然进口设备产能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