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

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靖康国难时(1126),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被毁,学子纷纷南迁,华夏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府书院没落,历朝虽有人曾重修书院,但未能成功,应天府书院只剩下残存的建筑,供人瞻仰。

现在的应天书院是零几年新建的。

柳沧海在应天书院狂了一圈,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物非人也非。

书院毁了可以重建,可书院传承的精神却没了,只是仿制了一个躯壳罢了。

书院内的一个广场,人声鼎沸,屋檐下挂着一个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国学大师金也文莅临我院讲学’,广场中坐着各式各样的人,似乎都是国学爱好者。

柳沧海本来打算走,但是看到这个横幅却留下来了。

金也文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师从一位蜚声中外的世纪国学大师,现在是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在华夏国学圈子里非常有名气。

柳沧海之前看过金也文一些讲座的视频,没想到居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心中便想着一睹金也文的风采。

金也文带着一副金丝眼镜,身材微胖留着寸头,坐在讲台上喝了口茶就开讲。

“龙江省一所普通的大学有四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让我十分佩服,我要是有时间,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访,来表示我对他们的敬佩!”

金也文说完就停顿了下,目光扫过全场。

而场下的人霎时间就提起了兴趣,一所普通大学四个社会专业的学生,竟然能得到国学大师金也文的敬佩,并且表示要登门拜访?

“这个社会专业的大学做了什么呢?他们利用自己的暑假,自费到曲阜去做了一项社会调查,曲阜是什么地方?是中华文化的圣地,是孔夫子的故乡,但是他们做的孝道调查,却在曲阜发现了一百多个逃儿村!”

下面有些听众心中疑惑,便问到什么是逃儿村。

“什么是逃儿村?这边有个村子,那边有个村子,几个村子中间不是往往都有块空地吗?突然发现在这种空地上,出现了一种搭的这种破棚子啊,全是一些老人自动形成的村庄,行政区域划分上没有,为什么?”

“子女不赡养、子女虐待,老人待不下去啊!逃儿,逃离儿女,躲出来,几个村庄的一些老人聚集在一起,六十岁的照顾七十岁的,七十岁的照顾八十岁的,所以如果我们这个民族,陶醉在我前面讲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