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8、空山不见人但闻书声响(2)

贾承福却抬头望向了山顶,山顶笼罩在一片云雾里,从云雾中隐隐听到了读书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柳沧海之前读的时候,觉得掌握了字面意思,就是领悟了《论语》。

可随着他一遍遍反反复复地读着《论语》,慢慢地对其中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一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二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三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同样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是实践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

“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这和某位伟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必决于《论语》,也说明了读书的深度比广度更重要!

山坡上青牛吃得欢。

柳沧海读懂了妙处,浩然正气和读书声共鸣,从天元峰深处犹如佛陀的雷音一般,向四面八方传开。

贾承福竖起耳朵听了很久,望着云雾笼罩的山巅满脸震惊地道,“小柳,你有没有听到读书的声音?”

柳兴旺对这声音是在熟悉不过了,“听这声音应该是小海了!”

贾承福满脸震惊地道,“你堂弟柳沧海?制作极品乌龙茶的那位?”

柳兴旺笑着道,“是他了!错不了的!”

贾承福回想刚才的经历,啧啧称奇地道,“这也太神奇了,他在那山巅读书,咱们在半山腰,可听着这读书声,就像是在耳边响起,那寺庙里的钟声也没这样的妙处,宛若神仙中人!”

柳兴旺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对柳沧海了解得很少,“山里的大树很多,枝繁叶茂,声音传不了多远,但是小海的读书听着不大,相隔得又远,咱们还能听得这么清晰,的确很神奇!”

贾承福用带着遗憾又带着几分振奋的语气道,“这座山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