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模样,蔡琰自是羞恼,就连郭胜也是微微皱眉,不明白刘辩为何如此痴迷于一个比他大五岁、且从未见过的女子。
不过刘辩的态度也提醒了郭胜:除非必要,日后莫要得罪这位蔡氏之女,搞不好这位就是将来的皇后了。
在刘辩、郭胜的目视下,蔡琰接过冬衣穿在身上。
不得不说,身子确实暖和了许多,但她一点都不高兴,若不是那个小色胚抓着她的手久久不放开,以至于她只能想办法‘自救’,她根本不想接受。
“真好看。”她的耳畔传来了他的称赞。
她平淡地回道:“史侯过奖了,庶女蒲柳之姿,当不起好看二字……”
“哦,那我收回。”
“……”
饶是以蔡琰恬然的性格,都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刘辩,却看到了刘辩灿烂的笑容,这让她心中越发生气。
奈何她不敢有何表现,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心中暗骂:这小色胚,忒可恶了!
可惜刘辩却听不到,再次亲热地问道:“文姬,你多大了呀?”
或许是因为被郭胜威胁过,蔡琰唯恐她的不配合而牵连到她父亲蔡邕,只好如实回答道:“庶女今年一十又五……”
“唔唔。”刘辩点点头道:“我今年十岁,你我正般配。”
岁数相差五岁,而且还是男少女大,这叫正般配?
蔡琰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刘辩,奈何从旁却有郭胜附和道:“史侯所言极是,岁数稍大的女子才懂得疼人,况且蔡姑娘又是蔡郎中之女,知书达理,更是般配。”
刘辩被说得很高兴,至少表现地很高兴,唯独蔡琰面无表情地看了眼郭胜,眼中隐隐有嫌弃、厌恶之色,显然她也知晓宫中的十常侍都是些什么货色。
不过为了不给父亲蔡邕惹麻烦,她也不敢表现出来,在瞥了眼郭胜后便低下了头。
随后在刘辩的询问下,蔡琰又述说了她跟随父亲蔡邕居住在吴会之地的经历,期间有意无意地提到了她与河东卫氏二公子卫仲道的婚姻。
就如刘辩所了解的那样,时泰山羊氏是出任南阳太守的羊续当家,其公子羊衜娶了名士孔融的女儿,惜孔氏早丧,恰逢蔡邕借羊氏庇护逃难至吴会之地,便将长女蔡贞姬嫁于羊衜为继妻。
而泰山羊氏与河东卫氏素有交情,卫氏得知名满天下的蔡郎中还有一个小女儿名为蔡昭姬,便委托羊氏向蔡邕提亲。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