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章 百官生疑,传国玉玺现朝堂(1)

洪武十九年,七月十三日。

早朝。

朱元璋端坐金銮殿,面无表情地扫过殿内文武百官。

虽是炎热夏季,

但整个大殿,静寂如寒窑。

原本,昨日开始源源不断运输的稻米,让文武百官满心欢喜雀跃,以为今日早朝必然是皆大欢喜。

可此时。

进殿百官,一脸茫然,满脑子疑惑,甚至有人已胆战心惊。

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言不发,也就罢了。

连平日里,待人宽厚的太子朱标,也低头不语。

那殿内百官,自然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毕竟。

当年胡惟庸一案,早朝时就是如此。

那一案,牵扯之人数万余。

砍下的脑袋,怕是能装满整座金銮殿了。

此时此刻。

百官只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个个不由得自省,思索自己最近这段时间,是否做了什么违反大明律法的时。

可显然。

很多人想不出什么。

唯有把眉头紧紧皱起,低头望向地面,物我两忘。

“咳……”

朱元璋咳嗦了一声,终于打破了殿内可怕的静寂。

“驸马都尉牛城,捐献大量粮食支持北伐,充盈国库。你们给朕想想,朕该怎么赏他?”

呵,吓死微臣了!

原来,就这……?

文武百官们,瞬间松了一口气。

很多官员,甚至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来缓解。

有年迈的,甚至伸手梳理着自己的气息。让自己不至于因大喜而昏厥。

不就是个赏赐吗?

有比这更简单的吗?

大殿内,很多官员活络了起来。

但不过一会儿,一个个脸上都露出窘迫的表情。

驸马都尉本就是超一品的职位,兼之并无实权,也不可参政,那就是官职没得赏;

如山的稻米捐献,驸马爷明显是不缺钱,打赏些金银,提升俸禄,这些也都行不通;

除此之外,还能怎么赏赐?

御酒?

各地贡品?

朱元璋体恤百姓,每年贡品比之其他朝代少了数倍,那点分量连宫里都不够分。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