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为。
并推测其中或许有国内人员提供协助,这种一边对新朝持支持态度,背地里又换一张脸的搞无底线破坏的人,则十分的可恶。
可田信不准备扩大清洗力度,也不想破坏当下来之不易的和睦局面,所以准备延期代汉。
其次田信在信中表达了对魏国公卿、权贵的严重谴责,希望丞相这里予以配合,对魏国权贵、公卿进行严惩。
显然是不留活路了。
暂缓代汉,让诸葛亮道德、私心方面好受很多……可问题也很明确,早一日完成新旧交替,那先帝旧臣就能集体洗白一次,过去种种就能揭过,大家一起过新生活。
可现在延迟三年代汉,那所有的先帝旧臣的身份自然是固定的,是先帝旧臣,而非新朝元从……自然地,这三年里朝廷若跟关陇方面发生冲突,自然会遭到毫不留情的镇压。
今后的三年时间里,为保证先帝旧臣们能平安度过,丞相举政压力暴增。
很多事情就得他亲力亲为,免得一时松懈,让各处官吏引来杀身之祸。
田信不急着代汉,最累的反而是丞相和朝廷百官。
姜维简单拜访诸葛亮后,尚书台方面跟进,一同前来咨询诸葛亮。
蒋琬来的最早,与诸葛亮在花园散步,多少有些好奇:“丞相,姜伯约何等人也,竟能使陈公一度托付基业。”
诸葛亮左手摇动乌羽扇,右手轻轻抚须,回忆思索姜维给他的印象,沉吟回答:“彼凉州上士也,以如今北府英才之盛,无出其右者。”
论经学底蕴,姜维自然是不合格的……其实诸葛亮自己也不合格。
诸葛家族的家学传统就是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所以读书只求大略的诸葛亮对弟子、门人的要求有些高。
看不上普通的俗人,也看不上正统的经学门人,想找的是那种精通权变的同时,还能很有原则且固执的人。
固执与权变,是两种对立的性格。
可实际上一个是本性原则,一个是待人接物的处事风格。
显然,冥冥之中还是有那么点缘分的,诸葛亮怎么看,都觉得姜维很是顺眼。
他对姜维的评价令蒋琬多少有些不甘心,皱着眉头:“丞相,就恐言过其实,贻误大事。”
“公琰,如今世间还能有什么事情能称之为大事?”
诸葛亮反问,笑容自若感慨说:“敌国风中残烛,挥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