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58章 婚事为先(2)

,司马懿犯错了没有?

当然没有,前线需要骑兵,幽云六镇与辽东公孙氏联合出兵,凑了万骑前往邺都听候差遣。

随后公孙恭离开辽东,其侄儿公孙渊聚众叛乱……旋即被国家支柱、封疆大吏的征夷大将军司马懿讨平……怎么看,这都是很正常的边陲事务。

可仔细研究司马懿的出兵时间,以及公孙渊的叛乱举动,这两个家伙相隔两千里,几乎是同时行动的。

要么是司马懿早早确定公孙渊会叛乱,所以整备军队,提前出击,随即克敌制胜。

再要么就是司马懿存心不良,对辽东早就有了觊觎之心,想要铲除这股名义上大魏的边地、实际上是他的侧榻顽敌。

公孙氏算不上强敌,只能是一股顽强的敌人,主要特点就是难缠。

现在好了,被司马懿彻底铲除,使广袤的河北地区就存在了邺都朝廷、司马懿两个势力。

失去了公孙氏,大魏不需要再用司马懿牵制、要挟公孙氏……无外乎鸟尽弓藏,以及整合力量消除不可控因素。

如果冬季的时候听从陈群的意见,将邺都的机动兵力调回来,或许辽东公孙渊篡权叛乱会有另一种结果。

可即便公孙渊成功割据辽东,也不会影响邺都朝廷与司马懿之间的信任;现在司马懿以‘未卜先知’的迅疾行动扑灭了公孙渊的实际叛乱行动……这却让朝廷与司马懿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哪怕司马懿身边没有一个儿子,是孤身统军,可已经很难获取邺都方面的信任。

毕竟司马懿能未卜先知扑灭公孙渊的叛乱,那么也能未卜先知的扑灭其他人的叛乱……就像武皇帝、先帝更替之际诛杀汉室旧臣一样。

司马懿的问题很大,陈群的提议影响也不小。

现在轮到陈群去抽司马懿的脊椎骨,抽掉挺直的脊椎,让司马懿重新俯首听命就可以了。

怎么看国内的形势,都显得很不正常……就连汉室朝政变动,也很是诡异。

兄弟两个围绕着陈群当时的提议讨论,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而刘晔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讨论,刘晔穿一领棉纺的素色中衣,外罩对襟黑纱衣,锦带束腰尽显儒雅。

兄弟两个一看对襟纱衣就知道刘晔已经出门购物了一趟,买了这种起源于江都,渐渐流行于天下的对襟罩衣。

就连这个冬季突然流行于北府的呢绒军大衣,实际也不过是对襟纱衣的增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