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3章 副军(2)

去笑容,关羽正色对关姬说:“入田氏门楣后,万不可贪爱奢靡之物,当时时劝他廉洁爱民。”

“是,女儿明白。”

关姬郑重应下,反问:“父亲,既然东征隐患重重,汉王为何执意?”

“汉王东征目的有三,一是尝试能否迫降江东,二是惩戒孙权出一口恶气,这气是汉王的气,也是为父的气。至于第三,则是拿江东练兵,以此振奋荆益二州吏士。”

关羽说着笑哼一声:“多是目光短浅之辈,逢此用人之际,也只得应和。若是得寸进尺,哼哼。”

糜芳不能白死,自己再生气都忍住了,刘备都舍不得杀,却因为知道一些事情被逼死。

以糜芳的性格,见到刘备后肯定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有隐瞒。

糜芳嘴里吐出来的肯定是一个大名单,影响局面极大。

糜芳不愿说,见到刘备又怕忍不住说,这才是糜芳取死的原因。

这么多年患难与共的交情,手里又握着部分证据,多少能猜到糜芳的死因。

荆州人连个像样的替死鬼都没一个,推出一个像样的替死鬼给糜芳殉葬,给糜竺一个说法,事情大概也就能揭过去。

可荆州人始终不认账,仿佛没发生过一样。

现在又到了称帝的关键时刻,人人都能排资论辈坐下分果果吃,哪个又愿意牺牲自己站出来扛雷?

其实深究糜芳嘴里的那个名单,计较当时的形势,孙权是盟友,给盟友卖一点武器装备也不算大罪,又不是给敌国卖。

可联系到孙权背盟来袭,这就从发点小财的小罪变成了大罪,大的足以抄家。

糜芳被自己知道的名单逼死,关羽很生气,刘备更生气。

不能给糜芳讨一个说法,那就没法给北方老人一个交代。

可一个能把糜芳逼死的名单,糜芳宁死也不肯说的名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糜家得罪不起这些人,或许糜芳用自己的命发出一声呐喊,他觉得不公平。

凭什么以糜家的功勋苦劳,还要看荆州人的脸色?还要看益州人的脸色?

糜芳若活着,怎么都好解决。

可用那种惨烈的方式取死,刘备心情自然是复杂的,既愤怒糜芳的无能,身为郡守竟然管不住部属;也愤怒荆州人的胆大妄为,拖到现在更愤怒荆州人的有恃无恐。

一样米养百样人,荆州能出诸葛亮、马良、习祯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