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章 不可莽撞(2)

爷,孙儿去了。”

田维用深深凝望这个孙儿,强忍着悲怆冷淡点头,嘱咐:“多听薛屯长号令行事,凡事不可莽撞。”

“孙儿明白。”

不必说什么慷慨豪言,老人想要的只是儿孙平安而已。

日头渐高,屯中校场人员聚集,排成三个阵列。

田睿开始履行他的书吏职务,铺开竹简录写此次应征的辅兵籍贯、家室资料,一式三份。

一份留在屯里由他保管,一份随辅兵屯移动,一份会上交到荆城荡寇将军府,由主簿廖化负责落实后续的家眷口粮发放工作。

田信也得到了身份符节,是一枚悬挂在腰间的木牌,前后两面分别写着‘糜城前山屯’、‘左队辅兵田信’。

指认了什伍长,又给护兵发放长矛,这支辅兵就向着东边升起的太阳开拔。

土路两侧田野间麦苗浅浅一层,身后是驻步观望的家族妻小,队伍行进速度缓缓,不时有人回头,得到的却是什伍长的呵斥。

什伍长有资深服役经验,呵斥的同时,也有人用余光去看身后的人群。

田信目不斜视,隐约在遥遥呼喊声中听到小妹的嗓音,可还是没有回头。

约四个小时后,队伍行进三十里,抵达荆城外的军营,入驻其中得到两座营房。

虽是辅兵,但其中大多都是服役经验丰富的老兵,入住后先给田信这样的新兵再三重申日常中可能触及的军法。

例如白日里不准大声喧哗,不能胡乱走动,不能与其他屯、队的人攀谈;夜里大声长啸会砍头,出逃被抓住砍头之余还会牵连家小,不服军令会砍头。

另外还有患病不报、知情不报、偷盗、斗殴等等之类,都会受到严重的惩处。

中午时,大营拨发的口粮运抵,军粮官监督,由屯长薛戎发放。

辅兵一律每人一斗两升粟米,这是三日的口粮,每日四升,一月口粮一石两斗。

护兵是粟米、米对半,共有一斗五升,每日口粮五升,折合六斤。

除口粮外,每人还有盐一升,做十日之用。

整个下午,营地内弥漫熬煮粟米粥的糊香味,自到这个世界以来的十几天里,这还是第一次吃饱肚子。

久违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抚着微微臌胀的肚皮,田信隔着栅栏观看对面营地里操训的荆州军,研究他们的技击技巧。

自黄巾之乱以来已有三十余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