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
数学课开始了,教数学的是梁老师。进门看了一眼张不伦,有些诧异,但很快就开始了她的课程。当遇到有道题提问见全班没人举手,梁老师还主动喊张不伦起来回答。张不伦上了黑板,很快做了出来。梁老师很赞许地点头,表扬了几句,就几个步骤不规范的地方开始讲解。
“你成绩不错啊!快赶上许文强了,这种题平常只有他会做!”魏林棋悄悄说道。
张不伦一愣:“谁,许文强!”第一个浮出脑海的,竟然是,上海滩的那个?
“对啊,我们班经常考第一的那个。”魏林棋往前一指,右前方一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子跃然眼帘。张不伦想了半天,也无法把他和那个穿着大衣,戴着礼帽,又高又帅的文哥联系到一块。
上午时光很快过去,中午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向教室外跑去。张不伦拿起了自己的小饭盒,按照寒假里训练了多少次,朝长江饭店方向走去。
位于长江中路的长江饭店不仅仅是一座单纯的建筑,而是承载着独特记忆和文化的一个地方。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它由上海市66家企业主投资创建,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绝对是红极一时,一度成为合肥市的地标。
八毛钱能吃住一天,早晨馒头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这四菜一般是红烧肉或鸡块、炒肉丝、素菜和一盘小炒之类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令很多人羡慕的事。
由于条件好,省市两级诸如代表大会、党代会、妇代会及团代会等,都将长江饭店作为主要接待单位,那时饭店接待能力省内最好,光床位就近一千。有段时间,合肥市的政府交际处,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接待办,就干脆设在了长江饭店三楼,遇到公务接待,吃住行都方便。
不仅如此,长江饭店挑出的阳台也很有特色,观市容最佳。每逢大型活动,游行队伍、车流人流、立体灯火尽收眼底。1958年9月19日,领袖乘坐敞篷车在长江路上与20万合肥群众见面,能获准在长江饭店一睹领袖风采的可不是一般人,掌握得严而又严,事先审而又审。
那会流传着一段趣闻,上世纪60年代一次省里开会,代表们头一次看到卫生间里的抽水马桶,觉得很稀奇,左摆弄右摆弄,又掀开盖子查找水的来源。结果会还没散,饭店的马桶全坏了。马桶是坏的了,不过我们“长江饭店的马桶是自动的”的信息却传开了。饭店名气大了,有的旅客为能住上长江饭店还要托关系找人。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