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上映对于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影响也是挺大的,当时有个笑话,说有个小朋友酷迷《少林寺》,前前后后各大小影院看了不下十几遍,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一日课堂之上正昏昏欲睡,老师突然把他喊起来提问:“1+9(酒)等于几?”此货当时眼睛一亮张嘴就来:“醉棍!!!”
更有些胆子大而执着于理想的孩子,偷了家中的钱坐火车、坐汽车北上少林要去拜师学艺,结果那段时间把嵩山那边警方给忙得手忙脚乱,天天要面对不少往家乡遣返的流浪孩子。汽车厂里类似事件也发生了两三起,把张妈妈吓得够呛,已经和张爸爸做好了严防死守的准备,并且一个劲地告诫张不伦与金小宝,不过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他们俩确实兴趣不大,才长长松了口气。
然而对于张不伦来说,正因为那天看《少林寺》,竟然让他还有了个更大的收获,以至于一下子改变了他对阅读课外书的要求。从电影院出来,张不伦看着路边有个小书店,拽着舅舅进了书店,拿起一本小说,书名都没看就随手翻了起来,结果刚刚看了几章就被吸引住了,血染洋行,飞车夺枪,巧计打票车,越看越爱不释手。
金队长一看外甥目不转睛的样子,问了一句:“好看?”
张不伦很肯定的点头,金队长马上掏钱把书买下,拉着张不伦回了家。后来这本叫《铁道游击队》的大部头书,让张不伦一下觉得以前看的那些小人书是那么的幼稚。
以后很长一段日子,在张不伦不给抄作业,不给讲故事,不带玩游戏的三不战术恐吓与各种零食攻势下,全班小朋友都回家翻箱倒柜给张不伦找诸如此类的小说书去了,结果还真找出来不少。那段时间,如《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女游击队长》等等让张不伦看得废寝忘食,直呼过瘾。结果有一天在一本苏联小说中还认识了一个叫保尔的人,一次次受打击,一次次爬起来继续战斗,反正挺不容易的。就是书的作者名字长了些,叫奥斯特洛夫斯基。
课外书的来源不止一处,在外婆家的时候,那时候已经上了三年级的张不伦还认识了一个很有趣的外号叫小老汉的小朋友。因为他的父亲腿脚不便,一年四季坐在轮椅之上,家中日子过得不是很好,周围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张不伦去了外婆家那边也算是外来户,因为自己本身就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对于外婆家那边小朋友各大小团体常常抱着你不睬我我不睬你的态度,一来二去和没人找他玩的小老汉倒是成了朋友。和小老汉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常常交流自己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