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拐枣(1)

合肥话里有个词叫拐枣,意思就是说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因为拐枣形状奇形怪状,所以有这个比喻。

一直知道拐枣是这个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了拐枣。

拐枣的颜值简直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六亲不认”。

我们食用的拐枣什么形状的都有,有人说它的形状像鸡爪子,也有人图吉利,说它长得像“卍”字符,于是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万寿果”。

无论叫什么,外表依然改变不了。

本草纲目中对拐枣有如下记载:“枳椇木高三四丈,叶圆大如桑拓,夏月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扭曲,开作二三歧。俨若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

我国拐枣的栽培和食用历史,至少在2000多年以上,它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果树。

嚼之味甘如蜜其实说的不是拐枣果实,而是果柄,一代代不断尝试摸索,中国人知道拐枣是有用的。因此更应该感谢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确实博大精深,会让每个东西总能物尽其用,绝不会让亚马逊河鲤鱼泛滥成灾。

上世纪九十年代,离八百户不远就出了个人物叫余华东,不知为何看到拐枣我就想起了他,当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

余华东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到了上学的年纪,身高始终比同龄孩子差一截,于是父母带着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诊断出患有先天性侏儒症。此后身高就再也没有长过,一直定格在1.25米。

为了余华东的未来,他父母亲还真没少操心。小学毕业之后,余华东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于是父母到处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营业员的工作。可惜没干几天,余华东就选择辞职了,理由是不喜欢。无论在什么时候,这都绝对是大耳刮子找抽的典型。

直到有一天,一个杂技团到合肥表演,余华东看到台子上表演的人物特别有意思,就在那一瞬间,自己突然就给自己做个决定,想着自己刚好没有工作,干脆就去杂技团吧,原因也简单,喜欢。

应聘的时候,团长看到他的个子,直接将他撵走。

不过他翻跟头特别厉害,三下五除二,在台子上连翻几个大跟头,特别灵活,团长最终将他收下。

余华东进入团里之后,跟着杂技团一块来到广东,开启了每天苦练的生活。日复一日坚持,为了生活,也是为他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一部叫蛙女的电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