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的财富,董卓都想要,他不想让关东群雄捡现成。
但如今朝廷和民间都是扬言要保留东京朝堂,那董卓若依了他们,便只能迁移和东汉政府有关系的朝臣和太仓,武库等,而城中的士族大夫和百姓,他就没有合适的借口去动。
这当然违背了他的宗旨。
暴怒之下,董卓在雒阳又是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敢言立东西两京者,杀!
但很显然,雒阳的士大夫集团在绝境之下,因找到了一丝希望,使其求生欲望反而更强。
杀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整个雒阳,包括司隶的士族全都爆发了。
在建立两京的问题上,司隶士族在汉朝所蕴藏的能量,终于逐渐展示了出来……
首先,是由董卓一手扶持起来的司空荀爽,拖着病恹恹的身体上了朝堂。
他当殿直言上疏,言‘雒阳乃大汉中兴之所,八世帝都,不可妄废宗庙,当保留朝堂,全祖宗社稷,以慰光武’。
荀爽已是病入膏肓的将死之人,他在这个时候敢当堂发言,就说明他已经是抱了孤注一掷的心思。
而这种言论,荀爽若是没有信心得到其家族的支撑,他也是断断不会在朝廷上言之的。
荀爽站出来发言,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五官中郎将陈纪也站了出来,亦是发声支持荀爽。
颍川陈氏,和荀氏一样,亦属天下望族,而陈纪身上更是有着‘三君’的光环。
汉时,士族大家互相标榜,彼此互相捧赞,多有八俊八顾八厨八及之称谓,并赠之以不同的人,就好比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名号,已经被不同批次的人用过了,同一时代都不止八人。
东面有八俊,西面也可能冒出来八个互相标榜为八俊的人,分不清谁是真品谁是赝品……
但能被标榜为‘三君’这个称号的,却只有两波。
一波是窦武、刘淑、陈蕃,一波是陈寔及其二子陈纪、陈谌。
三君之称,极著高名。
荀爽和陈纪这两个人站了出来,基本就等于代表了整个颍川士族的意见。
董卓气的牙牙痒,偏偏还不好杀人,因为偏巧这两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杀他们等于抽自己耳光。
当时,董卓想示意宣布散朝,但雒阳的士大夫名流显然还不打算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