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2章 进步(4)

理各种急性外伤,同时能够帮助社员们开药打针止痛,这样就能缓解社员们进城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样也能缓和一些社员们的负面情绪和意见,不至于出现太大的矛盾。

所以很多赤脚大夫培训期间也学不到什么,只是拿个工作证,然后回到村里在日积月累的临床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慢慢地也会成长起来。

但是林菀给他们培训不一样,不是单单让他们学点理论知识,而是和临床结合起来。

她觉得与其让他们短短的俩月方方面面都学,不如因材施教,把学员们分成几类,有的适合学草药,有的适合学针灸,有的适合学西医,有的适合学中医内科等等。这么分类以后,她教得轻松,他们学得轻松,还能给她当助手给社员们看病。

林菀还从中发现了两个不错的苗子,年轻好学,就给对方大队申请让他们留下,让那个大队另外派人再来学。

“林大夫,我们能回去当大夫吗?感觉才学了一点皮毛,至少还得学三五年才行呢。”学得越认真越专心的学生,就发现自己懂得越少,就越想留在林菀身边踏踏实实学几年。

而那些没学多少东西,只学个皮毛的,反而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已经可以进医院工作,巴不得立刻回村当大夫试试自己的本事。

林菀笑道:“这不是还有医院嘛。只要超出你们诊断范围,就开条子让他们来医院。咱们医院不用打申请,随来随检查。”

哪怕路远,只要自己备足粮食,来了以后可以借住老乡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林菀这边培训结束,紧接着她和陆正霆一起去县医院汇报工作,顺便让县医院抽查赤脚大夫们的学习情况,来评估她的工作完成度。

经过考察,这一批学员比以往任何一批学得更加扎实,而且是真正学到了东西,不像从前多半是应付任务。

宋院长很高兴,在年底总结大会上连夸林菀,“这才是尊重医学尊重病人,以后还请林大夫专门负责培训乡下学员这一块。”

林菀也提出学员们需要每年都来进修,而不是学那么俩月就万事大吉的。

宋院长很高兴,“进修,让他们轮流半年学一个月。这可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医疗水平啊。”

这是一项很大的政绩,是符合当下国情和国策的。因为很多地方的大队医疗、赤脚大夫都是摆设,根本不能看病。但是他们县的赤脚大夫,却是真的大夫,大队医疗也有六成的大队都重新办起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