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摇了摇头,表示否定。
相比较skt的下路,dwg的下路双人组可以说是短板,也不为过。
nuclear比起经验丰富的teedy,水平上差了许多。
beryl强归强,但遇到一个让人糟心的adc,也发挥不出自己的强势。
这个赛季,dwg完全依赖上中野,才能在lck占据着一席之位。
showmaker和conyon的中野,堪称lck上限。
他们若能出成绩,需要的是一个能稳得住的adc坐镇下路,并且玩工具人也能打出效果的那种。
而不是单纯的挂件,成为dwg的突破口。
眼下的dwg虽有短板,但也不好应对。
当前adc为了发育,都选择带tp闪现,治疗被无情抛弃。
当然,在设计师眼里,adc带tp,影响了下路的生态平衡。
设计师的初衷是,加快游戏节奏,提高观众的前期体验和观感。
adc带tp,却偏移了他们的想法。
我要的是让你们打架,为什么你还带tp吃线发育?
这可不行。
在设计开发日志里,设计师表示,在下一个版本,tp的冷却时间从300秒调整到360秒。
早在之前,tp其实就有过削弱。
msi版本,tp从主动取消,变成不可取消状态,为的就是带tp后需要承担风险。
当时的teddy也因为tp之事,一个传送葬送了整场比赛,从而让skt倒在了msi四强。
即便如此,tp依旧是下路adc的潮流带法。
但adc带tp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是这版本里,adc的生态环境太过于恶劣。
前20分钟,adc并没有话语权。
带tp的目的只有一个,保线。
尽量让自己的发育提前几分钟成型,能为团队做出点贡献。
也就是说,这个版本里的adc很难去凯瑞。
想凯瑞?
行,玩卡莎,30分钟后见。
adc前期弱鸡,不代表着他中后期没有优势。
之所以生态环境恶劣,是因为如今的对局中,并没有所谓的“中后期”。
那既然如此,面对和自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