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2 灯市猜谜遇难题(2)

酒店门口。

门口的大门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写了一首律诗,前排的几个读书人均死死的盯着红纸冥思苦想,眉头紧锁,看样子想了许久了。

姜仪定睛看去,上面写道;佳人佯醉索人扶,凿壁偷光夜读书。潞公身上不曾寒,迟归路中长忆母,人人皆戴子瞻帽,老翁终日依门户。走入绣帷寻不见,门状送还王介甫。

诗的下面写着;猜历史八名人,一次全对为赢。

这谜面表面上是律诗,其实没有一点诗意,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一句诗里都藏着一位历史名人。

这样的谜语很难,如果不是熟读典籍的读书人,连历史名人知道的都不多,更遑论去猜了。

姜仪自小很爱猜谜和脑筋急转弯,此时见到这些有挑战性的谜语,不由得闭目沉思起来。

旁边一个看上去四十有余,书生打扮的家伙摇头晃脑喟叹;“哎呀,这个实在太难了,我看了半天,只猜出两个名人啊。”

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样子也是读书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功名,他接过话道;“能猜出两个已经不错了,我看了半天,一个都没猜出来呢。”

老书生轻蔑的道;“那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多,你应该多看典籍。”

年轻读书人听了有些不服,便反问;“哦~却不知道你猜出了那两句诗?”

老书生得意的道;“第二句啊,凿壁偷光的不是匡衡么?匡衡是历史上有名的学问家,小时候家里穷点不起灯,他为了学习,就把墙壁凿穿了,偷邻居的光来读书。”

年轻读书人忍俊不禁;“噗……”

“你笑啥?”老书生白了他一眼,怒问。

“没没,你继续说。”

老书生也没计较,又道;“还有第五句;人人皆戴子瞻帽,说的是苏轼苏东坡,他字子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经发明一种长筒帽流行一时,所以这句就是指苏东坡。”

“哈哈哈……”年轻读书人大笑;“如果谜底是这般容易,任谁都能猜出来啦。”

老书生摇摇头道,讥讽道;“啧啧,你自己不学无术,连这些历史名人都不知道,我猜出来还笑我不对,真是不知所谓!”

年轻读书人反驳道;“放你的狗屁,你真以为我不知道匡衡和苏东坡的这些事吗?只是这谜语深奥,绝不是明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紧接着又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