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先在外汇期货大量囤积日元赚到钱,随后又买入大量东京证券交易所里的上市公司股份,1987年时候赶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前成功套现,同时反手做空日经指数,再一次赚到海量财富,紧接着继续投资,而现在竟然又开始全面狙击曰本经济。
之所以能被当做案例,一方面是因为陈林芝的发家过程太过于匪夷所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每次都顺着局势发展,在正确的时间节点上接连做出正确的决定,被某些金融分析师们当做传奇来研究。
而这次,富国银行、花旗银行这些银行股,同一时间遭遇空头围剿,前脚刚被收割,陈林芝后脚就出现了。
他个人大量收购富国银行股票,而他的联合资本集团则在疯狂囤积花旗银行股票,时间上太过于巧合,也难怪有人会忍不住多想,觉得陈林芝阴险到刚刚出手做空完,反过头来又想抄底。
刚刚说话的那位富国银行独立董事,主要代表着散户们的利益,明显是在拐弯抹角试探陈林芝的态度。
在其他国家无论怎么折腾,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一般都不会掺合,而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上一旦被证实存在操纵市场的嫌疑,很可能会落得个蹲大狱的下场,因此陈林芝特意解释了句。
没做过就是没做过,无论怎么查都会相当清白,陈林芝对此丝毫不担心,这时候更加好奇对方为什么会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身为富国银行董事会主席的莱昂·雷曼,此刻很满意陈林芝被针对的局面,嘴角上翘解释道:“就在今天上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执行官巴菲特,也亲自来到我们公司跟我们聊了会儿,他的想法和你差不多,同样觉得现在是个合适的入股时机。”
陈林芝听完恍然大悟。
暗叹股神不愧是股神,眼光就是毒辣,可惜,还是比自己稍微差一点。
部分容易动摇,看衰富国银行前景的中小股东,已经选择把持有的股票溢价卖给陈林芝,平均成交价格只有2月份股票均价的56%左右,无疑属于恐慌性抛售。
剩下的这部分股东要不然破罐子破摔,要不然心思坚定,除非面临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高价,不然很难从他们手里买到更多股份。
先入场吃肉,后入场喝汤,想要从流通市场上大量收购富国银行股份,终究比较麻烦,暂且抛开大量收购是否会造成股价上涨先不谈,如今还有陈林芝在一旁虎视眈眈,这也就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巴菲特,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