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还没办法直接杀去东德掏宝,陈林芝因此先盯着西德的企业,花了半天时间就筛选出德国电信、德国邮政、安联保险、德意志交易所以及博世这五家公司,将它们纳入之前的那份“定投”名单里。
顺便出于个人兴趣,开始了解起坚持手工造车,目前工期长、成本高、销量差的保时捷汽车公司。
现在的保时捷,可不是21世纪那个差点反过头来将大众集团收购了的保时捷,这家公司连年亏损,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一款保时捷911,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之中。
总体来看,跟陈林芝印象里的那个财大气粗的保时捷公司完全不一样,对他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在于假如真的决定收购,不需要花太多钱,代价比较小。
而坏处在于哪怕完成收购,后续还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进行整顿管理,很可能得不偿失。
在来到西德之前,陈林芝从没想过收购一家汽车公司自己造车,但是自从意外发现保时捷正处于水深火热中,濒临破产,他忍不住开始幻想着自己将这个技术和口碑都很优秀,只需要尝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推出几款走量车型的品牌一口吞下,力挽狂澜推向新高度。
到了现在,早已不缺钱花,缺少的是能让他感兴趣的东西。
在金融圈里捞钱虽然有趣,可惜对陈林芝而言实在太没挑战性,他自己也没想过有一天居然会因为无聊想找点事情做,进而产生进军制造业的念头。
有大半天时间,陈林芝都在琢磨着保时捷公司。
从调查资料来看这家公司不仅缺钱,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辆汽车的生产工时居然长达一百二十个小时,也就是足足五天时间,许多分明可以用机器解决的制造环节,偏偏脑袋一根筋选择学人家劳斯莱斯手工打造,成功将生产成本堆高了。
成本高,售价跟着水涨船高,潜在市场随之缩小。
从现在的汽车市场环境来看,除了法拉利之外,其他像这样选择端着架子的豪华品牌,一般都没有好果子吃,英国车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这些都在苦苦挣扎,游走在破产边缘。
利润少,能够用于研发的资金也少,进而陷入泥潭中,虽然有了面子,但利润却被奔驰宝马大众这些赚走了,日子远没有瞄准中低端市场的曰本车企好过。
在陈林芝看来,许多麻烦都是保时捷自找的,就应该多雇佣些曰本的偏执狂们,学习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