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长期做玉石生意,大量交易的都是小块玉石,虽然晓得官府有这么一条规矩,往往都是完成大宗交易之后才按照交易额上交税款。渐渐的已经成为玉石交易的行规,他不卖玉石,没有交易就不存在盗窃一说,怕啥。
这丫是个察合台汗国覆灭后留下的草原人,见多识广,刚毅的性格叫他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不怕官府,一场围绕玉石的争夺战就此拉开。
吴谦找来负责守备的李川,要他作为专使立即领兵去斡端平息民乱,不偏不倚,必须客观公正了结这桩公案。
李川受命后不敢耽误,立即带领手下两千人马日夜兼程的赶过去,首先将暴民围住,宣讲新宋国公平公正,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治国之道,有理讲理,决不允许违反王法。
稳住百姓后立即查处违法犯罪分子,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提刑按察使和下属官员以及守备队的几个死党抓获后让老百姓验明正身当众砍头,宣示新宋国律法无情、官民平等。
索伦见专使铁面无私,依法办事,召集长老商议,众人一致认为朝廷做事公道,是百姓的靠山后将胡乱打砸,造成伤亡的罪魁祸首绑缚送去官府,斡端因为玉石引起的民变迅速平息。
经过此事,索伦老了许多,深感怀璧其罪,直接将青玉上交斡端州府。
李川处置了斡端劫玉公案后因为牵连到知州,担心斡端不稳,只得自己暂代知州处理州务,接到索伦捐赠的青玉反而不喜,他告诉索伦新宋依法治国,大可放心,不要因为害怕而捐出青玉。
索伦心里感激,却是打定主意要捐。
李川没辙,考虑到因为州府官员贪财,刚弄出民乱之祸,召集诸公商议过后收下青玉,亲自去索伦家里褒奖他的功劳,重奖现银五万贯,还在四门张榜公告。
斡端的百姓看到朝廷秉公执法,官员办事公正,逐渐稳定下来。
通过对此事的处置,让吴谦看到了李川的谨慎持重,认为李川真正落实了朝廷四海一家,人人平等的方略,适合在西域办差。
他给赵玉林来信,提议任命李川为西域的防御使。
此时,成都还没有确认西域的行政区划。
赵玉林接到吴谦的来信后很开森,召集诸公议事,认为察合台汗国,包括乌杵水流域收回来的土地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仅仅划作一路确实有点大。可以考虑吴谦提出两路划分法。
诸公读过吴谦的书信也是一致同意,将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