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7章 驻节朝鲜(3)

字之体面,而不顾宗社之论亡,贾虚名,受实祸,朝始称帝,夕已灭亡。……方今上下解体,国弱民贫,欲求一至近、至大、至仁、至公之国以庇荫之,舍中国,其谁与归?謹依中国以图自存,犹有他虑,况背中国乎?”

所谓弱国无外交,朝鲜当局,对于袁世凯这一番狂妄无知的言论和作法,表面上只能唯唯诺诺。

对此,袁世凯却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得计,很多年后还以此而吹嘘。

因此而为袁世凯唱赞歌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有人写到:“倘若当年他在朝鲜街头战死或遭日本人处决,我们会不会在读伤心百年史的文字里,发现一个叫袁世凯的民族英雄?即使他侥幸不死而身陷敌狱多少年,我们会不会以近代苏武或清代文天祥一类的桂冠来追念他呢?”

我们在有些时候,自己的国家弱而受强国欺辱时,常义愤填膺。但是在欺负弱小时,却往往不能站在弱小民族的立场思考问题。或许,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袁世凯是不会知道,他的这些大国沙文主义的言词和作法,是怎样深深刺痛着朝鲜上上下下的民族自尊;也就加速了朝鲜和中国的宗藩关系的解体。当然,这是后话。

他的这些做法,连一直支持他的李鸿章都看不下去了。对其“动止张皇”、“躁妄轻率”,给予了狠狠地训斥。

本想好好表现一番,像给其二姐的信中所吹嘘:“只手撑起东方大局”,“清廷和李中堂一定会嘉奖他办事有法。”没想到等来的是被骂个狗血噴头。所谓拍马屁没拍准地方,拍到了马蹄子上。

有了这次教训,他做事才有所收敛,也开始学得稳重一些了。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控制就有反控制。袁世凯的滥用职权,激起了朝鲜当局越发摆脱中国这个宗主国控制的想往。

为了表示独立自主,为了寻求更多国家的支持。一八八七年八月,李熙派朴定阳为全权大臣出使美国,沈阳学为全权大臣,出使英、德、俄、意、法等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