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看看有谁来打救他们。
倒是郑玄笑呵呵说道:“刘氏家仆会认字的就是这群娃娃吧。”
壹乐道:“正是,加上佃农子弟,一共67人。”
说完便对着刚才说默写静夜思的刘宁说:
“既然你说会默写,沙盘呢?为什么没拿?”
刘宁支支吾吾片刻,最终鼓起勇气,挺着胸膛道:
“沙盘太麻烦了,我们就在沙地上写。”
壹乐瞪了一眼刘宁道:“那你们就在这写给我看,要是写不出来,罚你们抄三字经。”
刘宁紧张的表情立刻放松下来,招呼其他孩子找来竹子,一字排开在沙地上写道:“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迹谈不上工整,一笔一划有模有样。
“写的不错,诗词更不错,让老夫想起在狱中想念家乡的情形,何人所写?”郑玄问道。
壹乐很满意孩子们把课业完成,成就感不断飙升。
“我派师兄李太白所作。”
目送孩子们说说笑笑的离开,郑玄看了许久,直到孩子们身影消失在转角处,才叹息一声道:“都是读书人呀!”
壹乐笑道:“读过书总比没读过书的好,将来学手艺的时候,也比不识字的快。
大汉工匠,农夫就是在吃了不识字的亏,一辈子在一个领域了摸索,累积了许多高光的经验,问及他们怎么一回事,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总说师傅就是这样干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传承方式,每一代都是一个新开始,干一年跟干一千年没有区别,最后一样好东西都没留下来。”
郑玄点点头道:“确实如此,言下之意,你培养这些读书人将来不是做学问的了?”
壹乐笑道:“我只管培养,将来他们要做什么应该由他们自己来选择,我的师兄很多都是农夫,工匠和医者,像李太白师兄就是酿酒工匠。”(未完待续,求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