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心。”
柴荣言下之意,陈王安审琦遇刺身亡,还是因为家中小妾与仆人勾搭成奸的丑事,若是拖延太久,朝廷脸面无光。
安守忠感激不已:“多谢赵国公康慨相助!”
当即,柴荣召来曹翰,简单商议后决定,安守忠赶回襄阳处理老父亲丧葬事宜,朱秀和曹翰负责缉捕安友进。
之前因为朱秀举荐,安守忠担任火器监监正,几年下来,安守忠已经成为大周仅次于朱秀的火器研制专家,甚至在实际操作上比朱秀更精通。
朱秀负责提出火器创新的思路和方向,由安守忠率领匠人完成实际研制过程。
安守忠挂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职,兼任火器监监正,但实际上,这家伙整日泡在火器作坊,基本上不去侍卫亲军司办公。
作为大周仅有的几个异姓王家族之一,安氏在中央禁军集权时代,没落已是必然。
好在不管是安审琦、高行周,都坦然接受军权削弱的结局,朝廷也给予他们无上尊荣。
安审琦晚年唯一的爱好,就是收纳美貌侍妾。
老王爷征战半生,如今解甲归田,按理说就算纳再多的美色,朝廷和地方官也不会说什么,顶多民间给老王爷一个风流成性的评价。
怪只怪,安审琦实在太不小心,老夫少妻身边还有几个不安分的年轻仆从,迟早要出事。
安守忠不光是朱秀看好的火器专家,借用安氏在军中残存的威望,也能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所以朱秀觉得自己有必要出手相助。
回到府里,朱秀立即让马庆展开调查。
半月后,有消息传回。
“回禀公爷,襄阳那边禀报说,安友进已经潜逃回开封,似乎想通过开封的路子,逃往幽州。”马庆道。
朱秀站在书房窗户边,看着满院疯跑的朱圆圆和朱元戬,两个小家伙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每日都闹得后宅不得安宁。
朱秀想了想:“安友进有胆子回开封,说明他认为这里有人能帮助他出逃,去查查,安友进跟谁交好。他想逃去幽州,十有八九会走沧州出关,必须要有开封府签署的关防文牒,沧州军府才会放行。
待会我修书一封,你亲自去找开封府尹王着,请他暗中帮忙,看看近期发出的关防文牒都有哪些人。”
又过几日,马庆果然从开封府查到端倪。
“公爷,小人查过了,近来换取关防文牒的人里,唯有拱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