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之谊(5)

于禁军,禁军直接归属皇帝和朝廷调派,老军阀们日子过得富贵清闲,但手中的兵权却一点点失掉了。

至于老岳父对他的态度似乎有些颐指气使,朱秀倒是不太放在心上。

当初要不是郭威保媒,这桩婚事能否落成都还未知。

在当时人看来,朱秀迎娶符金环,怎么算也是高攀。

藉藉无名的濠州朱氏和军功鼎盛的符氏,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时至今日,这种差别正在急剧缩减,乃至倒转。

相信老岳父终有一天,会醒悟过来的。

大周显德四年二月,柴荣二度亲征淮南,命范质为东京留守,朱秀为京城内外都巡检,王审琦为大内都巡检,全权负责开封城的治理和守卫。

引起朝野不小震动的另外一件事,是朱秀担任太子少傅,负责教导皇长子柴宗训。

且皇帝离京后,柴宗训交由朱秀带回郡公府照料。

还不满三岁的柴宗训,已是被朝臣们看作将来的太子储君,皇帝南征把皇长子托付给朱秀,这是何等的宠信?

朝野私议纷纷,柴荣一概不理,简单准备后就启程赶赴淮南。

柴荣此去,带走了韩通、石守信等一干大将,因为无需调拨兵马,只率轻骑赶赴淮南,准备了半日就出发离京。

~~~

除州城,官衙内。

赵弘殷、赵匡胤、赵匡义父子三人坐在衙堂内。

赵弘殷捏着一封书信反复阅览,花白眉头拧紧。

赵匡胤也是皱眉沉思。

赵匡义满面怒愠,死死攥紧拳头,忍不住咬牙低吼:“朱秀狗贼,竟然处心积虑坏我婚约,此仇不共戴天,我与他势不两立!”

赵匡胤沉声道:“稍安勿躁,此事来龙去脉还未弄清楚。符金菀要入宫,关键还要看陛下,朱秀起不了多少作用。”

赵匡义愤怒道:“若非朱秀推波助澜,此事如何能成?符氏明明与我赵家结亲,现在却要把人送进宫,是何道理?此事要说没有朱秀捣鬼,我绝不相信!”

赵弘殷摇头道:“与符氏结亲只是口头协定,并无婚书,之前除了两家也无人知晓。

如今符金菀要入宫,消息却传得满天飞,为父觉得,恐怕是符彦卿那老狐狸故意放出风声,想把悔婚责任推到朱秀身上。”

赵匡义气得浑身发抖:“就算不是朱秀主导,他也和此事脱不了干系!让赵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