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不掉泪,朕估计,怎么也得拖上一两年,这老小子才会甘心让出淮南十四州。”
朱秀心里直呼佩服,柴荣对大局的把控绝对一流,一次亲征就把江南的虚实摸得清清楚楚。
连带着把李璟的软弱也看得透彻。
柴荣皱眉道:“不过淮南一战,也让朕知道,南唐虽弱,也绝非轻易可取之。
寿春刘仁瞻,就让朕差点栽个大跟头。
刘仁瞻并非个例,江南割据已历四十余年,要想让江南百姓认可中原朝廷,还需恩威并重。
一味武力讨伐,只会适得其反,激起江南群情汹汹,群起而反抗,得不偿失。”
朱秀笑道:“陛下所言极是。故而臣在楚州处决那三千俘虏以后,转念一想,杀都杀了,不如就送到江宁去,让江南臣民好好感受一下前方战事的惨烈,和我大周军威的可怕之处。”
柴荣莞尔道:“你该不会想自己唱白脸,让朕唱红脸,给江南臣民来个恩威并行?”
“臣这点小心思,果然还是瞒不过陛下!”朱秀嘿嘿一笑。
柴荣笑道:“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朱秀道:“江南百姓最厌恶者,莫过于那些大肆兼并土地的豪族。如今我军已攻占泗、楚、除、濠、扬、光六州之地,再加上大半个寿州和庐州,不如就明发诏令,免除这些州县一到三年赋税,奖励开垦耕种,为广大失地百姓重新划分田地。
再拿一批恶名累累的乡绅地主当作典型,公开审判处决,收缴其土地,分给流民百姓,开放州县仓储,赈济灾民,如此一来,定可收揽淮南民心。
消息传到江南,百姓们都会称颂我大周天子恩慈。”
柴荣听得连连点头:“好办法,朕这就派王溥赶赴淮南,全权主持免税分田之事!”
朱秀笑道:“臣再举荐江宁降臣李德明辅左王相公料理此事。他出身江南,对江淮民情地势最为熟悉。”
“也好,正好李谷来信,称病请辞,朕打算让他回京安养,就命王溥知淮南行府事,李德明为淮南按察使,二人共同主持淮南民政!”
柴荣果断决定道。
朱秀忙提醒道:“此举虽有利于俘获淮南民心,但也极有可能引起当地乡绅地主不满,臣担心的是有些人会暗中与江宁勾结,江宁朝廷也顺势反扑,引发动荡。”
柴荣沉吟片刻,朱秀说的不错,这项举措有利于巩固大周在淮南的统治,施恩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