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在泾州时,就知二人情同父子。朱秀此举,一是泄愤,二是示威。”
韩熙载回想起当年朱秀在江宁时,向他讨教学问时候的情形。
怎么也想不到,那样一位儒雅俊秀之人,会做出如此狠辣之事。
韩熙载长长叹口气,“北朝大兵压境,而我朝仍然内斗不休,纵使你我有救国救民之心,却也无力回天!”
摇摇头,韩熙载拱手离去,似乎在这一刻,他心中的理想信念彻底崩塌。
徐铉默默注视着那略显句偻的背影远去。
跨出景福殿时,徐铉回头远远看了眼陛阶之上的皇帝御座。
或许,只有那张椅子换个主人,江南境况才会出现新的转机。
~~~
江宁城南郊,一辆堆满稻草的板车上,坐着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男子。
他靠着草垛,望着江宁城在视线里越来越远,神情也越发低落哀伤。
赶车的汉子停下驴车,机警地注视四周,压了压草帽,低声道:“李先生,您就在此处下车,沿这条土路往西走二里半,有一处茶铺,去到那里,会有人与你接头。”
李德明站在道路旁,肩头挎上包袱,朝车夫揖礼:“敢问小哥,鄙人家卷可还安好?”
汉子笑道:“李先生的家卷如今都在江北,只等先生渡江,就能家人团聚。”
李德明连忙感激道谢。
汉子抱拳道:“先生不必客气,朱使司亲自下令,要安全护送先生一家过江,小人们可不敢怠慢!
先生保重,小人告辞!”
说罢,车夫汉子跳上板车,驱赶驴子原路返回。
李德明辨认方向,最后远远朝江宁城头望了眼,深深叹口气,挎上包袱沿着土路向西而去。
一月多前,他从濠州赶回江宁,向李璟复命。
没想到宋齐丘等人诬陷他擅做主张割地求和,李璟为了凝聚抵抗周军的共识,把一切罪责推到他头上,下旨将他打入死牢等候行刑。
在韩熙载、钟谟、徐铉等人的斡旋下,李璟勉强同意展缓将他处死,但也不肯放他出狱。
两日前,突然有几个狱卒弄来一个半死不活的死囚,将他从监牢里替换出去,在城中潜藏一日,等到今日才送出城。
李德明路上才知道,原来是朱秀指使大周潜藏在江宁的人手救了他。
百口莫辩被打入死牢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