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88章打造大明朝第一海港(2)

了宋、元、明三代的积累,南直隶和浙江省的农业、轻工业和商业都变得非常发达。

形成了巨大的产能优势,在明末甚至出现了很明确的雇佣关系。

清朝继承了这些,所以20世纪,中国加入大航海,上海成为东方最大的港口,就成了必然。

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

回到大明朝这里来,地理格局摆在这里,选择开发上海是最佳选择。

其实这样是张晨原本就计划好的。

他之所以找陈子龙,也是因为这个。

陈子龙家里本身就是做买卖的,又是松江府人,对松江府了解,对应天府也了解,对南方的商业模式更加了解。

更让崇祯欣喜的是,他对上海县这个地方独特的位置,居然也看得这么准。

若是这样,就省了许多沟通的成本了。

完事开头的时候,最麻烦的就是沟通。

要将一件事简单、易懂传输给另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一步省了,就剩下了许多时间,甚至双方对未来的目标都持有看好的态度,不会因为困难而产生质疑。

崇祯说道:“你的意思是,在这个港口设置在上海县?”

“没错,设置在上海县,是最佳选择,无论是南京,还是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还是苏州、嘉兴,都能够走水陆,汇聚到这里,出海。”

崇祯已经忍不住了,他说道:“好!陈子龙,你说得好!你的想法,深得朕意!朕刚从清江督造船厂过来,已经命令他们开动海船了。”

“今年就会有一批海船下来。”

崇祯忍不住站了起来。

“朕也不怕跟你说,朕开海的目的,是为朝廷创收,北线打仗要钱,民生发展要钱,朕缺钱!所以朕才开这个海!”

他目光明亮地盯着陈子龙,继续说道:“朕需要有一个人,到上海县,为朕操办这些,这个人必须认可开海,也必须熟悉这些,才能更快地操办起来。”

“你可愿意为朕分这个忧,解这个难?”

陈子龙微微一怔,立刻又跪下来了:“陛下太高看草民了,草民何德何能。”

崇祯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将他扶起来,笑道:“只要你想把这件事办成,你就一定能办成,你要相信自己。”

不得不说,张晨这个老忽悠,在给鸡汤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而且给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