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82章自己送上门来的漂亮妹子?(1)

崇祯坐下来,王敬文坐在他旁边。

王敬文倒是沉迷在自我的总结中,他这一路上,都在写书:新肥料的制作使用。

这是崇祯让他写的。

老鸨见崇祯不愿意给5000两,就没有再理会崇祯了。

其实老鸨是想趁机宰这个外马一顿。

见柳如是自然不需要5000两,然而柳如是是惠王点名要见的,老鸨故意借此机会把入场费提高,想从外地人身上多赚点钱而已。

然而她却不知道,她遇到的是皇帝。

崇祯当然不在乎她趁机坐地起价这种小事情。

趁机坐地起价只要不是发国难财或者害人,那都只是道德层面的小问题。

作为皇帝,没事不要老是去指责升斗小民的道德问题了,不然上行下效,容易矫枉过正。

崇祯思考的是,钱都被吸到这里来了,社会的其他地方要用钱,岂不是缺钱了?

其实经济的宏观调控,无非就是梳理、引导社会钱的流向问题。

钱都流到奢靡的风月场所,轻工制造业自然就少了许多资金的流入,没有钱,产业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

产业不能发展起来,失业的流民就更多,治安也会成为问题。

而上层权贵们却还想着吃更多。

这春风阁后面有没有有权势的人撑腰,谁知道呢?

查一查就能查出来了。

那刚才赏给董小宛的500两,有多少钱是到董小宛自己手里的呢,恐怕很少。

大部分还是老鸨拿了,然后分给背后的人。

崇祯心里就琢磨着,现在开海新政已经在运粮。

银票一旦在南直隶大规模推行,飞梭纺纱机一下来,水泥路一开始铺设,轻工业必然突飞猛进。

南直隶肯定会率先进入一个商业大增的时代,朝廷在南直隶印钱搞基建,发给工人,工人拿去消费。

商业起来了,若是夫子庙对面还匍匐着这些吸钱的怪胎,会不会越发展,越来越多的钱被这种类型的产业吸走?

他张晨还准备在南直隶搞皇家票号的试点风投来着。

大钱的流动去向,那是得由朝廷把控的。

这种地方的存在,就不健康!

或者说,它的发展没有被制约、监管,就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商业时代的吸血者。

毕竟和平年代,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