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茅草屋后,放下竹子,把藤蔓割断,然后将竹子摊开晾晒,让其内部的水分被晒干。
泰山一直围着我装竹象鼻虫的竹筒转来转去,十分激动。
我一脚踹开它,而后把竹象虫全部倒入不锈钢盆子里。
竹象鼻虫不像蜂蛹那般可以直接烹煮,这竹象鼻虫要想嘎嘣脆鸡肉味,还得处理一番。
在烧烤之前,要先把它背上坚硬的鞘翅揪掉,不然的话,很难将它们里头的肉烧烤均匀。
揪掉鞘翅后,将它们放入水中浸泡,以洗去它们身上的灰尘。
在浸泡竹象鼻虫的同时,破开一根竹子,修取一些细长的竹签。
之后,将这些竹签从竹象虫的尾端穿入,串成一串串。
串好后,就是烧火了。
为了不让竹象鼻虫被烟熏成黑炭,我特意等到灶台中的柴木被完全燃烧成火炭后,再把火炭扒拉出来,这才开始正式烧烤。
一只只竹象鼻虫串在竹签上,放入火炭上方炙烤,没一会儿,就能听到一阵细碎的劈里啪啦声。
在热浪的席卷下,这些汁液饱满却外壳坚硬的小虫子,很快变成了鸡肉味的烤串。
泰山站在灶台旁边,听着这一阵阵声响,激动不已,好几次向前扑去,一副恨不能要与竹象鼻虫共浴火海的样子。
它激动又压抑的叫唤几声,然后看着我,好似在说:我要吃,我要吃。
我捡起一根小棍子,打了它的脑壳一下。
它立马嗷嗷直叫,委屈的跑开。
嘿,你委屈什么?我这是因为不想吃狗肉才把你赶开。
没了泰山的捣乱,我继续专心致志的翻转烤串,好让它们烤得匀称些。
大约几分钟后,灶台里的火光弱了,竹签上的虫子也完全变了颜色——有点黑。
虽然不是明火烧烤,但炭火的热浪依旧足以让这些小虫子变黑。
不过,它们只是表面变黑。
我从竹签上揪下一只竹象鼻虫剥开,可见雪白细腻的肉冒着热气,一丝丝的,有点儿像肉质如蒜瓣状的鱼肉。
但是,它们看起来更细腻,又更分明一些,拨开的时候,可以看到蒜瓣状的肉呈尖尖的状态,比绣花针还尖。
而且,竹象虫的肉洁白无暇,没有半点发黄,简直比雪还白。
我对着剥开的肉吹了吹,然后将其中一半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