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发现,这些直接从湿润的泥地中抽出来的叶子竟然是紫芋头。
也许它的学名不叫紫芋头。
可在我们本地,我们都叫它紫芋头。
但又不是因为芋头是紫色的,而是因为芋头叶子的叶柄是紫色的,与我们自己种植的山芋头的翠绿色相差很大。
这种紫芋头在山里随处可见,喜欢生长在水边,傍水而生。
小时候,我经常进山找这种紫芋头的叶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拿上一把镰刀就进山去。
在山里的溪边找到紫芋头后,就用镰刀收割它们的叶子。割了一大捆后,就扛回家去剁碎煮熟喂猪吃。
这种野生的紫芋头我们从来不吃它,并不是因为它不能吃,而是因为芋头叶子分泌出来的汁液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引起十分强烈且难以消除的红痒。
所以小时候我割它们回家当猪草的时候,真是没少受它们的罪。
如今在荒野中再见这紫芋头,内心莫名的升起一股亲切感。
特别是在我看到小溪一路往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这种紫芋头后,心中更是欣喜不已。
因为我知道,这一处有紫芋头的话,那其他地方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紫芋头。
这样一来,我在山里的保障又多了一分。
等哪一日,我没粮食吃了,我就吃紫芋头。
哈哈,我欣喜的摸了摸紫芋头的大叶子,但却不敢轻易将它们攀折。
而是用砍柴刀将它们小心翼翼的从叶柄中间削下来,然后捏着连着叶子的一部分叶柄,将叶柄的伤口处小心翼翼插入湿润的泥地中,让软烂的泥土包裹叶柄的伤口,从而阻止有毒汁液的渗出。
我带着几片芋头叶子回到茅莓跟前,小心翼翼的采摘茅莓,将它们放置在芋头叶子上。
等红彤彤的茅莓占据了半张芋头叶子后,就将芋头叶子包裹起来,再用一旁的茅草叶子当绳子使,缠绕在芋头叶子上。
乍一看,还真有点儿像粽子呢。
粽子。
哦,天呐,我想吃粽子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了,我们这里的七月十五都是跟端午节一样包粽子的。
我好想吃粽子啊。
我吞了吞口水,晃了晃脑袋,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晃出去,然后继续采摘茅莓。
没一会儿就摘了几包茅莓,然后回到陷阱处,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