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584.谱子还没写。中日文学大师的碰撞!(求订阅)(4)

称赞,对颜子欣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事情了,只能说颜子欣不愧是林溪湛的关门弟子,将来的确是有可能扛旗港岛国学传承。

颜子欣惭愧地说道:“王教授过誉了,那首一剪梅是我阅读王教授的一剪梅多次之后,一时来了灵感所写,和王教授的那首一剪梅相比,差了很多很多。”

她知道她所写的一剪梅,最多和上次萧冬梅所写的那首一剪梅是差不多的水准,在当代算得上是佳作,但是在古代只能算是入流。

而和王谦那首堪称传世佳作的一剪梅相比,就是天和地的差距。

而她依旧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王谦请教,也是真心想得到王谦的指点,以此让自己的古诗词造诣更进一步。

王谦也的确仔细看了一下颜子欣的那首古词一剪梅作品,以他现在的眼光和造诣,稍微点评解析一下,就让颜子欣有所提升。

点评几句之后,王谦说道:“你能写出这样水准的作品,说明你专注于研究古诗词已经不少时间了。以后如果能继续坚持下去,我想你迟早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当代能专注于研究古诗词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这也是古诗词佳作难出的最重要原因。

没人学了,自然就不会有作品。

颜子欣站起来郑重地微微鞠躬道谢:“谢谢王教授指点,子欣一定会铭记于心”

其他几人都看着王谦,期待着王谦能继续说点什么,比如说现场来一首即兴创作什么的,如果作品不输给王谦之前的那些古诗词作品的话,那么他们今天的聚会以后将会传为一段佳话。

文人嘛,在意的就是这些,追求的就是能名垂青史的机会。

不过,王谦却是闭口不谈。

文仓健直接说道:“我在岛国就已经研读过王教授的所有古诗词作品,每一首都是传世佳作,以后必将流传千年。我一直遗憾,没能亲眼见证王教授的大作问世。不知,最近王教授可有佳作?”

李希言眉毛跳动了一下,端起茶杯再次喝了一口极品好茶,知道自己这位师弟终究是来自岛国的,面对王谦还是忍不住稍微挑衅了一下。

文仓健师承华夏国学大师,回国之后也一直维护华夏文化,但是骨子里终究是岛国人,听闻了一些王谦的传奇,这次当面还是想讨教一下。

即便文仓健这些年没有亲自参与两国文化领域的争端,但是其门下弟子学生当中可是有不少人参与了,他也没有对此进行阻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