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2)

酒!

因为张凡记得,苏轼说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故国其实指的是故乡,然而苏轼被发配到遥远的儋州,故乡难回。

年华虽然早已不在,有诗有酒,是张凡给予这位伟大文人的最后赠礼。

茅台、五粮液、西凤、郎酒、洋河大曲、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牛栏山二锅头……

以现在张凡掌控系统的权限,搬运这些东西,已经几乎是毫不设限!

尝尝吧!苏学士!

这些都是后世的好酒,晚辈请你喝个够,诗酒趁年华!

虚空中,张凡看着醉态可掬的那个永远可爱的老头子,数度眼眶湿润。

到后来,各类红酒、啤酒、黄酒、养生酒,纷至沓来,有的苏轼浅尝辄止,有的则意外地令他爱不释手。

生命中的最后四年,真正做到了“但愿长醉不复醒”!

也终于,到了最后要分别的时刻。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因为年老多病,旅途劳顿,苏轼卒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弹幕静默,后世亿万人为天下第一文人送别!

而张凡看着躺在床上,双目微闭,渐渐陷入长眠的苏轼,神色平静,在虚空中忽然打坐,面前多了一具古朴的琴。

呀!

他,还会弹这个?

寥寥几个熟悉张凡的人,纷纷惊讶。

然而琴声已经铮然响起,韵味十足,令更多人一下子就沉醉其中,竟是生平从未听过的绝妙琴音!

宋代喜琴,古琴被称为国乐之首。

宋太宗赵匡义,身边有号为“鼓琴天下第一”的朱文济,将古琴从七根琴弦,增加到九根。

宋徽宗赵佶设立“万琴堂”,搜集南北名琴。

自古以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于是在宋代,有人为了追求其中玄奥,闭关十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

宋代有名的文人,比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姜夔等人,都曾经是著名琴师的学生,对此道多有偏好。

这也正是张凡最终选择抚琴一曲,送别苏轼的缘由。

古琴聆韵,文曲归天……

淙淙琴音,仿佛静水流深一般,淌过亿万观众的心田,轻而易举地拨弄无数心弦,将音乐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